[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筏板混凝土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0226.X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跟柱;李旺;胡永红;潘恒琦;汪盼盼;曾浩;许鹏;李超;李浩;鲁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7/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筏板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放料装置、溜管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设在深基坑顶部地面,所述溜管装置的输入端设置在放料装置的输出端底部,所述布料装置设在深基坑内部,所述溜管装置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布料装置顶部;所述溜管装置包括接料斗、防离析溜管和溜管支撑架,所述防离析溜管包括上部倾斜段、S型倾斜段、平直段和下部倾斜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防离析溜管上的S型倾斜段与平直段的配合连接,防止了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发生,保证了布料装置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基坑筏板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深基坑、超深基坑工程发展迅速。基坑深度越来越大、基坑面积也越来越大,内支撑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基坑周围作业空间狭小,基坑内施工也受到各道内支撑梁影响,深基坑受限筏板混凝土浇筑便成为一个难题,传统的深基坑深度和面积相对较小,通常采用泵送浇筑混凝土,当基坑深度较大设置内支撑梁时,此浇筑方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泵管受内支撑梁影响,泵管移动范围难以全面覆盖待浇筑筏板;同时高落差混凝土垂直输送方式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深基坑筏板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够理想,当深基坑面积较大时,部分工程采用吊装运至待浇筑筏板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样由于深基坑多道内支撑梁影响,调运设备移动空间受限,混凝土浇筑效率较低,成型质量不好;大部分工程采用溜槽法施工,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2982467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及筏板基础浇筑方法,但是该方法中的混凝土在大倾角长距离溜槽内容易产生离析现象,造成混凝土成型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防止离析现象发生,提高混凝土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筏板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放料装置、溜管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设在深基坑顶部地面,所述溜管装置的输入端设置在放料装置的输出端底部,所述布料装置设在深基坑内部,所述溜管装置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布料装置顶部;
所述溜管装置包括接料斗、防离析溜管和溜管支撑架,所述接料斗固定在放料装置输出端的底部,所述接料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防离析溜管输入端,所述防离析溜管输入端通过溜管支撑架固定在深基坑,所述防离析溜管输出端设置在布料装置的输入端顶部;
所述防离析溜管包括上部倾斜段、S型倾斜段、平直段和下部倾斜段,所述上部倾斜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料斗输出端,所述上部倾斜段的输出端通过多个S型倾斜段串联连接所述下部倾斜段的输入端,所述下部倾斜段的输出端设置在布料装置的输入端顶部,相邻之间的S型倾斜段以及上部倾斜段与S型倾斜段之间通过固定在溜管支撑架上的平直段连接。
通过防离析溜管上的S型倾斜段与平直段的配合连接,防止了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发生,保证了布料装置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优选地,所述布料装置包括泵车、基座和可旋转泵管,所述泵车固定在深基坑内部,所述泵车的输入端设置在下部倾斜段输出端底部,所述泵车的输出端连接可旋转泵管的输入端,所述可旋转泵管通过基座固定在深基坑内部。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泵管的输出端还连接橡胶软管。
优选地,所述接料斗通过钢管支架固定在深基坑顶部地面。
优选地,所述上部倾斜段和下部倾斜段的倾斜角度为20°。
优选地,所述溜管支撑架的的高度由上部倾斜段向下部倾斜段方向递减设置。
优选地,所述溜管支撑架由多个立杆和水平杆组成的框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溜管支撑架上还设有多个斜支撑。
优选地,所述平直段通过U型环固定在溜管支撑架顶部。
优选地,所述放料装置为混凝土罐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0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