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动凸模和定凸模的拉延模具结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1207.9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底晓炜;王治恩;赵明;查向阳;张伟;赵雷;刘君君;刘志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动 定凸模 拉延 模具 结构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动凸模和定凸模的拉延模具结构,涉及汽车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凹模;凸模:凸模包括定凸模和动凸模,动凸模连接驱动结构,驱动动凸模滑动;凸模A面倾斜朝向背于动凸模一侧,动凸模滑动的极限最高点位高于凸模A面的最高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开创性地将凸模分成两部分,定凸模和动凸模,其中,动凸模位于凸模倾斜A面的背侧;利用动凸模调节板料接触模具的先后顺序,能有效的改变板料接触时与模具A面的夹角;使板材接触凸模R角时夹角减小,防止板料在R角上产生过多的滑动,有效的避免板料挂凸模现象,降低滑移线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动凸模和定凸模的拉延模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众多的汽车造型要求外观棱线R角越来越小,这已经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对于外观棱线R角的限制,随之而来的是工艺分析阶段难以规避,制造阶段难以克服的棱线滑移缺陷。为了避免后期严重的外观质量风险,为了提升整车感知质量,特开发一种能有效规避外覆盖件棱线滑移缺陷的新型模具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动凸模和定凸模的拉延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动凸模和定凸模的拉延模具结构,包括凹模;
凸模:凸模包括定凸模和动凸模,动凸模连接驱动结构,驱动动凸模滑动;
凸模A面倾斜朝向背于动凸模一侧,动凸模滑动的极限最高点位高于凸模A面的最高点。
优选的,驱动结构为氮气缸。
优选的,驱动结构连接于动凸模的底部位置。
优选的,该模具为汽车后背门外板模具。
优选的,动凸模位于模具结构的中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开创性地将凸模分成两部分,定凸模和动凸模,其中,动凸模位于凸模倾斜A面的背侧;
利用动凸模调节板料接触模具的先后顺序,能有效的改变板料接触时与模具A面的夹角;使板材接触凸模R角时夹角减小,防止板料在R角上产生过多的滑动,有效的避免板料挂凸模现象,降低滑移线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具的剖视图;
图2为零件成型后的示意图(图中的A为凸模A面成型位置,图中的B 为动凸模成型位置);
图3是工作状态下板料和凸模A面的夹角示意图(其中A为凸模A面,a 为板料);
图4是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开模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动凸模和定凸模的拉延模具结构。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动凸模和定凸模的拉延模具结构,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汽车后背门外板模具为是示例。
包括位于上部的凹模1以及位于下部的凸模。凸模包括动凸模3以及定凸模4;
参照图中所示,图中所示的定凸模4处为模具A面(工艺要求更高),动凸模3位于其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1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