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1809.4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王继亮;高家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C04B35/10;C04B35/622;C04B35/64;C04B38/02;B41M5/0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吕明哲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打印 超薄 陶瓷 装饰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釉面层、超薄陶瓷基板、环保胶和网格布;所述的喷墨打印采用的墨水是耐热陶瓷墨水;所述的耐热陶瓷墨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钠长石20-35份、钾长石10-18份、球土15-25份、高铝石5-10份、滑石3-6份、纳米助色剂2-4份;
其中:所述的纳米助色剂为SiO2、TiO2、ZnO、La2O3、SnO2或CeO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超薄陶瓷基板,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氧化铝粉50-70份、高岭土10-20份、碳酸钙2-5份、六氟硅酸镁3-6份、碳化铬2-3份、铝粉3-5份、钛酸铝2-5份、烧结助剂2-5份、羧甲基纤维素3-6份、聚乙烯醇2-5份、去离子水30-50份;
其中:所述的烧结助剂为硝酸镁、硝酸钇或硝酸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氧化铝粉、高岭土、碳酸钙、六氟硅酸镁、碳化铬、铝粉和钛酸铝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过200-300目筛网,然后放入球磨机中球磨,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陶瓷浆料A;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陶瓷浆料A干燥保温一段时间,加入烧结助剂进行二次球磨,得到陶瓷浆料B,对陶瓷浆料B进行真空搅拌除泡;
(3)将步骤(2)中的陶瓷浆料B流延成型,干燥处理后卷轴得到超薄陶瓷生坯,再将超薄陶瓷生坯经过冲模、烘干、高温烧结以及抛光,得到超薄陶瓷基板;
(4)利用UV平板喷墨打印机在超薄陶瓷基板上打印装饰图案,形成釉面层,进行二次烧结后,得到陶瓷装饰材料;
(5)采用滚涂机在陶瓷装饰材料背面涂覆环保胶,将网格布黏附在超薄陶瓷基板背面,制备得到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成品;
其中:
步骤(3)中采用流延机流延成型,陶瓷料浆通过刮刀在运输带上形成平整而连续的薄膜状坯带;所述的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60-80℃,保温时间为10-30min;
步骤(3)中所述的经过冲模、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时间为10-20min,高温烧结温度为1400-1600℃,烧结时间为15-24h;
步骤(4)中二次烧结温度为800-1000℃,烧结时间为5-1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陶瓷基板的厚度为0.3-1.0mm,釉面层的厚度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保胶为聚合硅凝胶、聚乙烯醇环保胶、3M1366无甲苯环保胶或异氰酸酯木材胶中的任意一种。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氧化铝粉、高岭土、碳酸钙、六氟硅酸镁、碳化铬、铝粉和钛酸铝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过200-300目筛网,然后放入球磨机中球磨,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陶瓷浆料A;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陶瓷浆料A干燥保温一段时间,加入烧结助剂进行二次球磨,得到陶瓷浆料B,对陶瓷浆料B进行真空搅拌除泡;
(3)将步骤(2)中的陶瓷浆料B流延成型,干燥处理后卷轴得到超薄陶瓷生坯,再将超薄陶瓷生坯经过冲模、烘干、高温烧结以及抛光,得到超薄陶瓷基板;
(4)利用UV平板喷墨打印机在超薄陶瓷基板上打印装饰图案,形成釉面层,进行二次烧结后,得到陶瓷装饰材料;
(5)采用滚涂机在陶瓷装饰材料背面涂覆环保胶,将网格布黏附在超薄陶瓷基板背面,制备得到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超薄陶瓷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时间为60-90min;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80-100℃,保温时间为10-30min;所述的二次球磨时间为50-1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18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异质噪声特性的图像去噪方法、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协同控制船用扰流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