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业苗木种植压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2295.4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峰;史先元;王建娜;王敏;李亚蕊;董晓莉;李建英;周丽辉;张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峰 |
主分类号: | A01C13/00 | 分类号: | A01C13/00;A01G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董自亮 |
地址: | 47321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苗木 种植 压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苗木种植压土器,涉及林业苗木种植压土技术领域。它包括凹弧形的压土盘;压土盘前侧沿径向开有导入口;导入口内配合插接有填补片;压土盘下端外侧和填补片下端外侧均沿周向分布有捣孔杆;导入口后端与填补片后端均呈半圆形结构且两者相对配合形成圆形的套苗口;填补片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基准块;压土盘上端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套;基准块与限位套一一对应插接配合;基准块与对应的限位套之间通过锁定螺栓连接;压土盘和填补片上均分布有漏土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既能够将土壤有效压实,又能够保证树苗根系的呼吸作用,而且压土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苗木种植压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种植裸根苗时,需要将回填至树坑的土壤压实,以免树苗倒伏。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树苗根系的健康生长,目前的回填土操作通常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将土壤回填至树苗根颈处,随后将树苗适当上提,抖一抖树苗,使细土深入土缝中与根系结合,踩实土壤后进行第二阶段回填,待回土略高于地面时再次踩实,第三阶段再用松土覆盖地表,以减缓回填土壤内的水分蒸发。
显而易见,传统的土壤回填压实过程步骤繁杂,而且操作过程全靠人力踩踏来压实土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操作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容易发生压实程度不足或者压实过度的问题,压实程度不足会影响树苗的牢固性,压实程度过度则会影响树苗根系的呼吸作用,因此目前的人力压实操作存在较大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林业苗木种植压土器,其既能够将土壤有效压实,又能够保证树苗根系的呼吸作用,而且压土效率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林业苗木种植压土器,包括凹弧形的压土盘;压土盘前侧沿径向开有导入口;导入口内配合插接有填补片;压土盘下端外侧和填补片下端外侧均沿周向分布有捣孔杆;导入口后端与填补片后端均呈半圆形结构且两者相对配合形成圆形的套苗口;填补片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基准块;压土盘上端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套;基准块与限位套一一对应插接配合;基准块与对应的限位套之间通过锁定螺栓连接;压土盘和填补片上均分布有漏土孔;漏土孔为上端内径比下端内径小的锥形孔结构;压土盘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承载支架;左侧的承载支架上固定有主配重块;右侧的承载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和平衡配重块。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苗木种植压土器的导入口后端和填补片后端分别配合固定有半环形的缓冲套。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苗木种植压土器的压土盘外侧设置有扩压单元;所述的扩压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扩展环;扩展环内侧同轴固定有环形插条;扩展环外侧和压土盘外侧分别同轴开有环形插槽;环形插条与环形插槽一一插接对应;扩展环由两个呈半环形结构的组合体对接组成,且两个对应的组合体之间通过定位螺栓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苗木种植压土器的压土盘表面、填补片表面、扩展环表面以及漏土孔内壁均涂覆有特氟龙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导入口能够将压土盘套入树苗的树干外,再通过安装填补片即可将树干套在套苗口内;通过压土盘和填补片结合能够放置在树坑内,利用振动电机的振动作用,以及主配重块提供的压力,能够对回填的土壤持续振动,起到对回填土壤的压实效果;通过漏土孔的设置,随着振动电机的振动作用,土壤能够从漏土孔持续下落,压土盘能够沿树坑自行上移,完成对回填土壤的逐渐压实过程,无需人力上提。
压土盘下端外侧和填补片下端外侧分布的捣孔杆,能够在回填土壤的外侧部捣孔,通过捣出的孔能够保证树苗根系的呼吸作用顺畅,并且随着振动过程,捣孔杆能够将孔壁压实,避免压土盘上移时捣出的孔塌陷。
压土盘为凹弧形结构,在压土到最后阶段能够使回填土最上端为凹坑状结构,便于存水;压土盘受到振动作用,漏土孔下端面的边缘能够将回填土最上层的土壤疏松,减缓回填土壤内的水分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峰,未经张新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溢锅盖及自动防溢锅具系统
- 下一篇:一种拨叉结构、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