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2363.7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徽;顾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谊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4/08;B02C23/02;B30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堂 垃圾 资源 处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堂厨余垃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洗菜池、定量机构、粉碎机构和干湿分离机构,所述洗菜池、定量机构、粉碎机构和干湿分离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粉碎定量机构包括定量箱,所述定量箱左侧开设有贯穿设置的梯形槽,所述干湿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右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分离箱左侧卡接有固体收集箱,所述分离箱底部设置有液体收集箱,本发明在使用时可将厨余投放进洗菜池通过储存管进入定量机构,将固体垃圾分类至固体收集箱后,可将固体收集箱取下将固体垃圾进行转运丢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堂厨余垃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厨余是有机垃圾的一种,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等,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
现有的厨余在清理过程中,往往采用直接丢弃或通过下水道进行排放,但直接丢弃会因没有进行干湿分离导致垃圾清理步骤增加,废液污染环境产生臭味等因素影响环境,同时直接将厨余直接全部倾倒至储存管内的话会对粉碎机构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厨余在清理过程中,往往采用直接丢弃或通过下水道进行排放,但直接丢弃会因没有进行干湿分离导致垃圾清理步骤增加,废液污染环境产生臭味等因素影响环境,同时直接将厨余直接全部倾倒至储存管内的话会对粉碎机构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堂厨余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洗菜池、定量机构、粉碎机构和干湿分离机构,所述洗菜池、定量机构、粉碎机构和干湿分离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粉碎定量机构包括定量箱,所述定量箱左侧开设有贯穿设置的梯形槽,所述梯形槽内腔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梯形块,所述两个梯形块顶部均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相视侧均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横杆和弹簧,两个横杆右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定量箱右侧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和支撑柱,所述第一电机顶部设置有插销,所述支撑柱外壁设置有销齿轮,所述插销和所述销齿轮啮合,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不规则卡块;
所述干湿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右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传动端贯穿所述分离箱设置有推送块,所述分离箱左侧设置有挡门,所述分离箱底部开设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腔均设置有滤网,所述分离箱左侧卡接有固体收集箱,所述分离箱底部设置有液体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洗菜池包括水池,所述水池底部设置有储存管,所述储存管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水池、所述储存管和所述底座均为316L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水池底部开设有过料口,所述储存管对应所述过料口设置,所述底座形状为“II”形,水池为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定量箱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两个滑块底部均位于两个第一滑槽内腔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滑块顶部均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腔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量箱顶部开设有贯穿设置的流通口,两个滑块表面包覆有防锈膜,所述不规则卡块位于右侧所述滑块和固定杆相视侧。
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内腔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柱,两个固定柱外壁均设置有破碎辊,所述粉碎箱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传动端贯穿所述粉碎箱与右侧所述固定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分离箱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伸缩端设置在所述挡门底部,所述液体收集箱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液体收集箱表面对应所述圆孔位置设置有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谊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谊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