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4312.8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夏金兰;郑兴福;聂珍媛;刘红昌;张多瑞;陈红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3 | 分类号: | B01J27/043;B01J37/10;C01C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藻土 表面 掺杂 纳米 黄铁矿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将硫酸钴,溶于沸点在180‑300℃能够溶解硫酸钴,且不参与反应的有机溶剂中,加入FeS2纳米粉末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后,分别使用稀硫酸,二硫化碳洗涤,然后依次采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洗涤,进行烘干后得到的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了FeS2纳米材料光催化氮气还原的能力;本发明首次提出构建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氮气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催化氮气还原的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氨(NH3)的能量密度高,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载体和绿色燃料。然而,NH3的生产较为困难,到目前为止,工业上合成氨的方法主要是基于Haber-Bosch工艺,使用N2与H2在高温高压上进行反应合成NH3,这种方法能耗高(占全球年供应量的1%),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占全球二氧化碳产量的1.6%)。因此,开发一种能在常温常压下低能耗生产NH3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光催化法利用半导体作为催化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N2转化为NH3,是一种绿色环保和低成本的方法。目前已成功开发的光催化剂有Fe2O3、TiO2、ZnO和BiO2-x/g-C3N4纳米片复合材料等。在光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催化剂的可见光的吸收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容易复合、制备复杂和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黄铁矿(FeS2)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硫化物矿物,其禁带宽度为0.95eV,是一种同时具备廉价和高潜力的光催化材料。未经修饰的纯黄铁矿不能光催化N2转化成NH3,需要在黄铁矿表面进行修饰,如掺杂钴离子,将可能赋予黄铁矿光催化N2转化成NH3的能力,而在修饰过程中,将光催化剂负载到硅藻土上,将可能进一步地提高光催化效率。
鉴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两步水热合成法,以初步合成的纳米FeS2结构为前驱体材料,在其表面进行钴离子掺杂,同时负载到硅藻土上。通过调控反应过程温度,控制加入硅藻土-黄铁矿的比例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制备了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制备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该材料在可见光催化氮气还原技术领域是首次报道,在N2转化NH3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一种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酸钴,溶于沸点在180-300℃能够溶解硫酸钴,且不参与反应的有机溶剂中,加入FeS2纳米粉末和硅藻土(直径30-50μm),混合均匀;
(2)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后,分别使用稀硫酸,二硫化碳洗涤,然后依次采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洗涤,进行烘干后得到的硅藻土-表面钴掺杂纳米黄铁矿复合材料。
上述方法中的溶剂需要满足:提供一个疏水和隔离空气的反应环境,且沸点在180-300℃,使得反应不受外界干扰,保证反应的发生;能够溶解硫酸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4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