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4885.0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铱镝艾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3/01;F17D3/10;F17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压系统,包括节流装置,节流装置具有上游取压口及位于上游取压口的下游的下游取压口;两个节流装置用取压阀,其中一个节流装置用取压阀为第一节流装置用取压阀,另一个节流装置用取压阀为第二节流装置用取压阀,第一节流装置用取压阀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上游取压口连通,第二节流装置用取压阀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下游取压口连通;第一变送器以及第二变送器,第一变送器的正压端与第一节流装置用取压阀的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一变送器的负压端与第二节流装置用取压阀的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二变送器的正压端与第一节流装置用取压阀的第三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二变送器的负压端与第二节流装置用取压阀的第三通道的出口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流装置取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装置安全联锁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场合要求一台节流装置能够配四台变送器,由于一台节流装置最多只能配两对取压口(每对取压口均包括一个上游取压口以及一个下游取压口),这样就需要节流装置每一对取压口配两台变送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中低压(石化行业一般把压力大于等于ANSI900LB等级定义为高压,而低于ANSI900LB等级即为中低压)节流装置取压配管方案如图13所示,其具有如下缺点:
1、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节流装置40的取压短管为1/2″,不足以支撑整个取压阀组的重量,安装后需要多个支撑件加以固定;
2、由于节流装置40每对取压口中的两个取压口之间的间距为50mm,常规的单阀的厚度大于50mm,因此每个取压口的出口处需配置两个弯头10、一个三通接头20才能构成两条支路,在每条支路的出口还需加弯头10(当节流装置内的介质为液体时为下弯头,当节流装置内的介质为气体为上弯头),才能与变送器连接;
3、两台变送器50的四条支路共需四个单阀30、八个弯头10、两个三通接头20、二十四条焊缝;
4、连接每台变送器50的两条支路的配置难以做到一致,因此,该两条支路的阻力降不同,会存在测量误差(现场调研发现,节流装置的一对取压口配两台变送器时,由于管路阻力降不同,一般存在5%~10%的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压节流装置取压配管方案如图14所示,其具有如下缺点:
1、由于双阀的长度约600mm,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并且,由于安装空间较大,单阀重量较重,安装后需要加多个支撑件加以固定;
2、由于节流装置40每对取压口中的两个取压口之间的间距为50mm,而常规的单阀直径一般都≥100mm,个别厂家的单阀直径甚至≥200mm,因此每个取压口的出口处需配置两个弯头10、一个三通接头20才能构成两条支路,在每条支路的出口还需加弯头10(当节流装置内的介质为液体时为下弯头,当节流装置内的介质为气体为上弯头),才能与变送器50连接;
3、两台变送器50的四条支路共需八个单阀30、八个弯头10、两个三通接头20、三十六条焊缝;
4、连接每台变送器50的两条支路的配置难以做到一致,因此,该两条支路的阻力降不同,会存在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节流装置用取压阀及测压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节流装置用取压阀,包括:一体式阀体,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的入口均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相互并联,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的出口均形成于所述一体式阀体的侧壁上;第一阀芯组件,设置于所述一体式阀体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道的通断;第二阀芯组件,设置于所述一体式阀体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道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铱镝艾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铱镝艾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4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