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车载终端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4952.9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上;李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昌恩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0;G06K9/44;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张国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车载 终端 驾驶 行为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车载终端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信息;获取道路环境信息;所述道路环境信息包括道路标识及红绿灯标识;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及所述道路环境信息确定行车行为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行为信息;所述身体行为信息包括手势信息、脸部信息、肢体骨骼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行车行为信息及所述身体行为信息输入驾驶行为特征识别模型中,确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采集驾驶员在实际场景中的全面信息,实现将车辆‑道路‑人三者之间进行联系,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基于预先训练好的神经模型,便于准确确定驾驶行为,提高了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在发现出现危险驾驶行为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行为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车载终端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但是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增加,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大多数是由于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所导致的,如随意变更车道、接打电话,低头捡拾物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现有技术中,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的识别包括特征提取和分类器判别这两个步骤。基于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识别驾驶行为,容易导致不会不容易显示的特征被遗漏,如打电话及未系安全带等,同时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在实际场景中会使多种多样,容易造成检测的行为不全面,导致对驾驶行为不能准确识别,进而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车载终端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采集驾驶员在实际场景中的全面信息,包括车辆信息、道路环境信息、驾驶员的身体行为信息,实现将车辆-道路-人三者之间进行联系,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基于预先训练好的神经模型,便于准确确定驾驶行为,提高了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在发现出现危险驾驶行为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车载终端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信息;
获取道路环境信息;所述道路环境信息包括道路标识及红绿灯标识;
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及所述道路环境信息确定行车行为信息;
获取驾驶员的身体行为信息;所述身体行为信息包括手势信息、脸部信息、肢体骨骼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行车行为信息及所述身体行为信息输入驾驶行为特征识别模型中,确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基于车辆信息感知传感器获取车辆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获取道路环境信息,包括:
获取车辆行驶的道路图像,对所述道路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道路图像的二值化图像;
获取所述二值化图像中像素点的灰度值,并分别与预设灰度值进行比较,筛选出灰度值小于预设灰度值的像素点,作为目标像素点,根据所述目标像素点生成道路线;
获取道路线之间的道路上的道路标识;
获取红绿灯图像,将所述红绿灯图像转换至LAB颜色空间内,获取所述红绿灯图像上每个像素点的第一通道取值;
对所述红绿灯图像设置三个聚类中心,分别为红灯对应的第一聚类中心、绿灯对应的第二聚类中心、黄灯对应的第三聚类中心;
根据所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通道取值计算像素点属于三个聚类中心的隶属度,分别分配至三个聚类集合中;
将三个聚类集合中的像素点转换至HSV颜色空间,获取每个像素点的第二通道取值,计算同一聚类集合的第二通道取值的平均值,将最大的平均值对应的聚类集合作为红绿灯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昌恩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昌恩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4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