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SLint配置的代码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5669.8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郭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周晓飞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slint 配置 代码 质量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ESLint配置的代码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源码托管库,拉取开发人员输入的组件源码,对组件源码进行托管,构建项目工程;文件转换模块,获取质量检测配置文件,将质量检测配置文件转换为框架底座解析的数据文件;质量检测核心模块,获取数据文件,经过解析生成质量评价参数;利用ESLint作为框架底座,对项目工程的源码进行分析,构建项目工程结构树,并按照质量评价参数进行代码评价,得到质量评分数据;版本管理模块,对组件源码、项目工程的源码及质量检测配置文件进行版本统一管理;可视化模块,通过可视化界面采集管理人配置的质量检测配置文件,显示结构树及质量评分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ESLint配置的代码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前端项目开发测试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痛点:1.针对前端代码质量,缺乏统一衡量标准及有效管理机制,并且多数情况下强依赖于人员经验判断,导致前端代码质量参差不齐。2.前端源码编码级错误,在走查阶段多依赖于人眼排查,问题排查效率低。3.多数编码级错误延迟到测试阶段才暴露,缺乏开发阶段有效检测工具,影响项目整体开发测试进度。4.编码规范局限于文档形式,难以同开发过程有机结合,开发人员在开发阶段往往需要大量精力对标团队编码规范,大大影响开发效率。
综上所述,从前端项目开发态与运行态来看,存在前端代码质量缺乏统一管理工具,bug检测阶段滞后,开发过程难以兼顾质量要求,测试问题难以定位等等技术问题,大大影响开发测试验证效率,代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有效管控等技术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代码质量检测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ESLint配置的代码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ESLint框架,对代码进行实时解析,构建项目工程结构树,结合质量管控人员配置的质量标准进行代码质量检测,实现质量管控可追溯与统一规划管理,减轻测试压力,提高整体实施效率,提高检测效率与代码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ESLint配置的代码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源码托管库、文件转换模块、质量检测核心模块、版本管理模块及可视化模块;其中,
所述源码托管库,用于拉取开发人员输入的组件源码,对所述组件源码进行托管,构建项目工程;
所述文件转换模块,用于获取质量检测配置文件,将质量检测配置文件转换为框架底座解析的数据文件;
所述质量检测核心模块,用于获取数据文件,经过解析生成质量评价参数;利用ESLint作为框架底座,对项目工程的源码进行分析,构建项目工程结构树,并按照质量评价参数进行代码评价,得到质量评分数据;
所述版本管理模块,用于对组件源码、项目工程的源码及质量检测配置文件进行版本统一管理;
所述可视化模块,用于通过可视化界面采集管理人配置的质量检测配置文件,并显示结构树及质量评分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源码托管库为内网环境下设置的npm源码库,具体用于:
配合前端工程npm工具,拉取组件源码。
进一步的,所述质量检测配置文件配置有质量检测的衡量体系,其中至少包括:编码遵循规范、可读性、可维护性、重复度及可测试性在内的衡量维度。
进一步的,所述质量检测核心模块包括:
数据文件解析单元,用于将数据文件进行解析,生成质量评价参数并保存;设置数据读取AIP接口,为框架底座提供质量评价参数;
源码拉取单元,用于在开发人员构建项目工程时,使用npm工具拉取项目工程的源码,并放置在项目源码目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5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