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5957.3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韩秋;刘富;林海波;柳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33/06 | 分类号: | A61L33/06;A61L33/00;A61L31/04;A61L31/16;C08F259/04;C08F220/5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抗凝 改性 医用 pvc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PVC树脂、主增塑剂、辅助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于密炼设备中共混,加入交联剂单体、羧酸基单体、磺酸基单体、引发剂,在无氧环境中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制得含羧酸基及磺酸基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能够与PVC链段形成具有交联点的网状互穿稳定结构,将所获共聚物于硫化设备中交联反应,获得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不使用溶剂、环境友好,改性与制备一步完成,所获抗凝医用PVC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溶出少,不致畸致癌,不引起过敏反应;还具有优异的血液相容性、溶血性低,抗凝血性好,机械力学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手段中,例如医用导管、储血袋、手术导引线以及各种体外循环装置等等。然而,现有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的问题,常常引发蛋白、细胞、细菌等一些生物分子在材料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从而引发凝血的发生。作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于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材料则不仅要求其组织相容性好,而且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
公开号为CN103965639A、CN105194742A的专利中采用肝素作为抗凝剂,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肝素得到抗凝效果优异的医用高分子材料,CN207384541U公开了一种抗凝血液透析管理管路中均匀分布肝素,在使用过程中稳定释放肝素,阻止凝血、血栓的形成。但是,肝素的长期使用易引起出血、血小板减少、肝素抵抗及骨质疏松等病症,肝素一次用量过多还会引起自发性出血,副作用较大;肝素小分子在使用过程中易失活、易溶出,CN103524752A公开了氟硅氧烷-POSS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及血液相容性涂层和制备方法,在PVC等聚合物表面喷涂氟硅氧烷-POSS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以减少表面血小板粘附,提高血液相容性,但这种喷涂涂层随着血液的流动及长时间的使用,涂层易脱落,长期稳定性能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的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PVC树脂、主增塑剂、辅助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置于密炼设备中,在温度为110℃~160℃、转速为20~80r/min的条件下塑化混炼、充分分散均匀;
在无氧环境中,向所述密炼设备中加入交联剂单体、羧酸基单体、磺酸基单体、引发剂,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10~60min,制得含羧酸基及磺酸基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能够与PVC链段形成具有交联点的网状互穿稳定结构,其中,所述羧酸基单体包括乙烯基乙酸,所述磺酸基单体包括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α-烯烃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以及,将所获共聚物置于硫化设备中,于130℃~170℃进行交联反应10~120min,获得原位抗凝改性医用PVC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将PVC树脂、主增塑剂、辅助增塑剂、稳定剂和润滑剂于高速分散装置中30℃~100℃充分共混1~6h,形成所述混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单体、羧酸基单体、磺酸基单体的质量总和与PVC树脂的质量比为0.05:1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5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