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6263.1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平;张元坤;王志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信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1 | 分类号: | A61K36/481;A61K31/164;A61K31/337;A61K9/48;A61K47/36;A61K47/55;A61P35/00;C07D26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肿瘤 作用 中药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抗肿瘤中药技术领域,该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胶囊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中药提取物30‑40份、海藻酸钠20‑30份、增强剂5‑8份、去离子水20‑40份,其制备步骤包括混合、造粒、烘干等;其中,中药提取物由黄芪、紫衫、三七、人参、当归、绞股蓝、茯苓这些具有优异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材制得,在制备时添加了一种增强剂,具备紫杉醇活性以及神经酰胺类似物的活性,不仅具备优秀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可以使胶囊内的活性成分更好的与肿瘤细胞接触并发挥起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肿瘤对于人体的危害十分巨大,大部分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影响,所以对于肿瘤发生的预防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中药中有许多活性成分,其中不乏具备对肿瘤具有预防效果的成分,且中药来源天然,不经人工合成,但现有的中药还是以熬煮食用为主,不方便携带与食用,所以需要制备一种中药胶囊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胶囊,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中药提取物30-40份、海藻酸钠20-30份、增强剂5-8份、去离子水20-4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提取物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黄芪5-8份、紫衫2-4份、三七1-2份、人参1-3份、当归1-3份、绞股蓝1-3份、茯苓1-3份;
步骤A2:将步骤A1中称量好的原料粉碎,然后置于加压提取罐,加入20倍质量的去离子水,密封后在压强为0.5Mpa,温度为110℃条件下,提取2h;然后将提取液用纱布过滤,冷却后,使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制中药提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L-苏氨酸与碳酸酐二叔丁酯加入装有去离子水和二氧六环的烧瓶中,在温度10-20℃条件下,反应1h,制得中间物1;所述L-苏氨酸、碳酸酐二叔丁酯、去离子水和二氧六环的用量比为0.1mol:0.12mol:50mL:60mL;
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S2:将中间物1、戊胺、二甲基亚砜加入烧瓶,然后加入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2h,制得中间物2;所述中间物1、戊胺、二甲基亚砜、催化剂的用量比为0.1mol:0.11mol:20mL:0.5g,所述催化剂为摩尔比为1:1的EDCI/HOBt;
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S3:将中间物2加入装有二氯甲烷的烧瓶中,使用滴液漏斗将三氟乙酸滴加进烧瓶中,室温搅拌反应2h,旋转蒸发后制得中间物3;所述中间物2、二氯甲烷、三氟乙酸的用量比为1mmol:4mL:1mL;
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S4:将中间物3与二氯甲烷加入烧瓶,然后加入紫杉醇侧链,再加入摩尔比为1:1的催化剂EDCI/HOBt,室温下反应4h,制得增强剂;所述中间物3、二氯甲烷、紫杉醇侧链、催化剂的用量比为2mmol:10mL:2mmol:2mmol。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信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康信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6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