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流动量矩减摇的海上稳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6539.6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杜亚震;侯成刚;谢华伟;王琳琳;王力;杨晔;韩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
主分类号: | B63B39/10 | 分类号: | B63B39/10;B63B3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332007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流 动量矩 海上 稳定 平台 | ||
1.一种基于环流动量矩减摇的海上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舱段(1),所述上部舱段(1)内具有上部舱室(10),所述上部舱室(10)内分别固定有集中控制器(2)、电池系统(3)和浮力调节系统,且所述上部舱段(1)的顶端固定有上部推进器(5)和深度传感器;
下部舱段(6),所述下部舱段(6)的顶端与所述上部舱段(1)的底端固定,并与所述上部舱段(1)共中轴线,所述下部舱段(6)的底端分别固定有下部推进器(7)、多普勒计程仪和多个动力定位推进器(8),且所述下部舱段(6)内具有下部舱室(60),所述下部舱室(60)内固定有动量轮主动控制减摇装置(9);同时,所述上部舱段(1)、所述集中控制器(2)、所述电池系统(3)、所述浮力调节系统、所述上部推进器(5)、所述深度传感器、所述下部舱段(6)、所述下部推进器(7)、所述多普勒计程仪、所述动量轮主动控制减摇装置(9)和多个所述动力定位推进器(8)形成一个结构体;
惯导,所述惯导固定在所述结构体的重心位置;
所述集中控制器(2)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系统(3)、所述浮力调节系统、所述上部推进器(5)、所述深度传感器、所述下部推进器(7)、所述动量轮主动控制减摇装置(9)、所述惯导、所述多普勒计程仪和多个所述动力定位推进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流动量矩减摇的海上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舱段(1)和所述下部舱段(6)均为柱状回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流动量矩减摇的海上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舱段(1)的中部均沿其中轴线方向贯通有第一容水通孔(101),且所述第一容水通孔(101)与所述上部舱室(10)不接通,所述下部舱段(6)的中部均沿其中轴线方向贯通有第二容水通孔(602),且所述第二容水通孔(602)与所述下部舱室(60)不接通,同时所述第一容水通孔(101)和所述第二容水通孔(602)接通形成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流动量矩减摇的海上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舱段(1)包括:
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上分别开设所述上部舱室(10),以及贯通所述第一容水通孔(101),且所述第一容水通孔(101)内固定有贯通有多个第一通水孔的第一垂荡板(111),同时所述上部推进器(5)固定在所述第一容水通孔(101)内,并远离所述下部舱段(6);
第一壳盖(12),所述第一壳盖(12)盖设在所述上部舱室(10)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流动量矩减摇的海上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舱段(6)包括:
第二壳体(61),所述第二壳体(61)上分别开设所述下部舱室(60),以及贯通所述第二容水通孔(602),且所述第二容水通孔(602)内固定有贯通有多个第二通水孔的第二垂荡板(611),同时所述下部推进器(7)固定在所述第二容水通孔(602)内,并远离所述上部舱段(1);
第二壳盖(62),所述第二壳盖(62)盖设在所述下部舱室(60)上,并与所述第二壳体(61)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壳盖(6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65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