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污泥热泵干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7486.X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邵振华;董凯军;刘劭博;罗伟民;张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F23G5/46;F23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泥 热泵干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热泵干化系统,包括导热油循环单元、有机朗肯循环单元、蒸汽压缩循环单元、污泥干化单元及控制单元;导热油循环单元通过发生器与有机朗肯循环单元相连接,蒸汽压缩循环单元通过干燥冷凝器及除湿蒸发器与污泥干化单元相连接,污泥干化单元通过干污泥传送带与导热油循环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分别与导热油循环单元、有机朗肯循环单元、蒸汽压缩循环单元及污泥干化单元电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干污泥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有机朗肯循环驱动蒸汽压缩循环单元,对空气进行除湿加热,同时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提供干化系统所有用电设备及用电器件所需的电能,无需其他能源输入,实现污泥干化系统的零能耗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污泥热泵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干化作为污泥处理的最终环节,其在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热泵热风式污泥干化具有能耗低、干燥效果好的优势,其通过热对流方式实现污泥的干化减量,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伴生物,污泥中含有40%的有机生物质,污泥既被视为废弃物,又被视为一种生物质能源,具有可燃性。
有机朗肯循环是以低沸点有机物为工质的朗肯循环,有机工质在发生器中吸收热量,生成具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或者膨胀机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或驱动其它动力机械,从汽轮机或者膨胀机排出的蒸汽在凝汽器中向冷却水放热,凝结成液态,液态的有机工质借助工质泵重新回到发生器,如此不断地循环。
干污泥燃烧产生热能,可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带动发电机提供污泥干化过程当中所需要使用的电能,同时驱动通过热泵干化污泥所需使用的压缩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泥热泵干化系统,通过有机朗肯循环驱动蒸汽压缩循环单元,对空气进行除湿加热,同时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提供干化系统所有用电设备及用电器件所需的电能,无需其他能源输入,实现污泥干化系统的零能耗高效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污泥热泵干化系统,包括导热油循环单元、有机朗肯循环单元、蒸汽压缩循环单元、污泥干化单元和控制单元;
导热油循环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构成回路的燃泥锅炉、发生器及导热油泵,导热油循环单元通过发生器与有机朗肯循环单元相连接;
有机朗肯循环单元包括发生器、汽轮机、发电机、膨胀机、凝汽器及工质泵,发生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汽轮机、膨胀机相连接,汽轮机的直驱轴与发电机相连接,膨胀机的直驱轴与压缩机相连接,汽轮机及膨胀机通过管道与凝汽器相连接,凝汽器通过管道与工质泵相连接,工质泵通过管道与发生器相连接;
蒸汽压缩循环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构成回路的压缩机、干燥冷凝器、节流膨胀阀及除湿蒸发器,蒸汽压缩循环单元通过干燥冷凝器、除湿蒸发器与污泥干化单元相连接;
污泥干化单元包括干燥冷凝器、循环风机、污泥干燥室、除湿蒸发器及干污泥传送带,其中,干燥冷凝器、循环风机、污泥干燥室及除湿蒸发器通过风管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污泥干燥室内设置有湿污泥传送带及干污泥收集器,且湿污泥传送带位于干污泥收集器上方,污泥干化单元通过干污泥传送带与导热油循环单元相连接;
控制单元分别与导热油循环单元、有机朗肯循环单元、蒸汽压缩循环单元及污泥干化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生器的相邻通道分别流经导热油与有机工质,且导热油流向与有机工质流向总体上相反。
优选的,所述除湿蒸发器及干燥冷凝器均为翅片管式换热器,且除湿蒸发器的翅片竖直向下。
优选的,系统充分利用干污泥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有机朗肯循环驱动蒸汽压缩循环单元,对空气进行除湿加热,同时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提供干化系统所有用电设备及用电器件所需的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7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