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帘布生产用粘接复合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7766.0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9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俞博文;俞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丝适卫生用品厂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12;B32B38/16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周冰香 |
地址: | 21522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帘布 生产 用粘接 复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帘布生产用粘接复合设备,具体涉及窗帘布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侧和支撑台顶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座,两个所述一号支撑座相对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卷布辊,两个所述卷布辊的表面分别卷绕有透光布和遮光布。本发明通过设置螺纹杆,能够利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三号支撑座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上滚筒向下移动,从而配合下滚筒对透光布和遮光布进行挤压同时能够使透光布和遮光布移动,从而配合三号电机的转动,使得收卷辊转动对粘接后的窗帘布进行收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帘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帘布生产用粘接复合设备。
背景技术
窗帘布是用装饰布经设计缝纫而做成的窗帘,家庭常用一层窗纱、一层布帘。窗帘轨有窗帘滑轨和窗帘杆。窗帘滑轨一般安装在窗帘盒内;窗帘杆本身是装饰品,可用于明装。窗帘布的面料有纯棉、麻、涤纶、真丝,也可集中原料混织而成。棉质面料质地柔软、手感好;麻质面料垂感好,肌理感强;真丝面料高贵、华丽,它是100%天然蚕丝构成。其特点为自然、粗犷、飘逸、层次感强;涤纶面料挺刮、色泽鲜明、不褪色、不缩水。
目前窗帘布主要通过将透光布和遮光布粘接复合形成,而现有的窗帘布生产用粘接复合设备使用起来较为繁琐,不利于工人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帘布生产用粘接复合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窗帘布生产用粘接复合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侧和支撑台顶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座,两个所述一号支撑座相对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卷布辊,两个所述卷布辊的表面分别卷绕有透光布和遮光布;
所述顶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存储胶水的储液箱,所述顶板的顶板且位于储液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箱,所述排液箱的左侧连通有与储液箱连通的进液管,所述排液箱的右侧连通有排液管,且所述排液管远离排液箱的一端延伸至透光布和遮光布之间,所述排液管的底部开设有喷胶孔;
所述顶板的中部镶嵌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底部穿设有二号支撑座,且所述二号支撑座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滚筒,所述支撑台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二号支撑座对应的三号支撑座,所述三号支撑座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下滚筒,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四号支撑座,所述四号支撑座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透光布和遮光布远离卷布辊的一端与收卷辊缠绕,且所述透光布和遮光布夹持在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镶嵌有二号套筒,所述二号套筒的内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卡环,所述卡环与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活动杆表面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箱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活动杆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所述凸轮的表面与滚轮的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与三号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箱的顶部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底端穿设第一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第一固定板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丝适卫生用品厂,未经吴江丝适卫生用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7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可视化监测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市湖泊生态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