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8457.5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廖泽均;钟平;杜勇;陈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灏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张勋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设备 | ||
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设备,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曝气箱,曝气箱包括嵌套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混合喷嘴,内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污水喷嘴,污水喷嘴管贯穿内壳体,将内腔体和外腔体连通,污水喷嘴的出水端正对混合喷嘴,且与混合喷嘴间隔设置。在使用时,将该污水处理曝气设备置于曝气池中,污水被送进内腔体,经由污水喷嘴朝着混合喷嘴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液体流在混合喷嘴处形成负压,将外腔体内的压缩空气吸入到混合喷嘴中,完成污水和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达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设备。
背景技术
曝气设备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曝气设备可以向曝气池供氧,同时曝气设备还有混合搅拌的功能,以增强污染物在水处理系统中的传质条件,提高处理效果。现有的曝气方式主要包括鼓风曝气以及机械曝气,鼓风曝气是利用风机或空压机向曝气池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达到充气搅拌的目的,而机械曝气则是以装在曝气池水面的叶轮快速转动,进行表层充氧。现有的曝气设备存在着气液混合效果差,氧气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设备,其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可以使污水和氧气充分混合,提高对氧气的利用率,达到更好的污泥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设备,其包括曝气箱,所述曝气箱包括嵌套的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部形成有内腔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外腔体;内腔体通过第一输水管与污水泵的输出端连通,外腔体通过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外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混合喷嘴,混合喷嘴贯穿外壳体,将外腔体与外界连通;内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污水喷嘴,污水喷嘴管贯穿内壳体,将内腔体和外腔体连通,污水喷嘴的出水端正对混合喷嘴,且与混合喷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混合喷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混合喷嘴均匀地分布于外壳体的侧壁;污水喷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污水喷嘴均匀地分布于内壳体的侧壁,且与多个混合喷嘴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内壳体、外壳体均整体呈圆柱状,且内壳体和外壳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污水处理曝气设备还包括溢流筒,溢流筒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内部的蓄水腔,蓄水腔通过第二输水管与污水泵的输入端连通;蓄水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污水来源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筒体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多个溢流孔贯穿筒体,将蓄水腔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溢流筒位于曝气箱的顶部,与外壳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曝气箱的顶部还设置有圆台状的导向件,导向件套设在溢流筒外,且导向件沿着远离曝气箱的方向直径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导向件包括相对的粗大端和细小端,粗大端的直径略大于外壳体的外径;细小端的直径与溢流筒的外径相当。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混合喷嘴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设备,其包括曝气箱,曝气箱包括嵌套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混合喷嘴,内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污水喷嘴,污水喷嘴管贯穿内壳体,将内腔体和外腔体连通,污水喷嘴的出水端正对混合喷嘴,且与混合喷嘴间隔设置。在使用时,将该污水处理曝气设备置于曝气池中,污水被送进内腔体,经由污水喷嘴朝着混合喷嘴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液体流在混合喷嘴处形成负压,将外腔体内的压缩空气吸入到混合喷嘴中,完成污水和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达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灏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灏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8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