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式白酒蒸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8545.5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明;周菁婧;周宇;官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特征微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H6/02 | 分类号: | C12H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万国松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白酒 蒸馏 装置 | ||
本方案公开了白酒酿制技术领域的一种滚筒式白酒蒸馏装置,包括窑头、窑尾、旋转筒体和芯轴;芯轴包括取酒组件和由外向内套接的蒸汽管、取酒管和尾酒管,蒸汽管上设有绞龙和出汽孔;两组取酒组件均包括导汽管和进汽管,进汽管的开口端连通导汽管,进汽管上均布有进汽孔,导汽管固定连接旋转筒体,两根导汽管的一端分别连通取酒管和尾酒管,取酒管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取酒接头,取酒接头连接有集酒管;尾酒管的开口端连接有尾酒接头;蒸汽管和旋转筒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窑头和窑尾上,旋转筒体连接有驱动组件;连通取酒管和尾酒管的进汽管分别位于旋转筒体的中部和靠近窑尾的一端。本申请的蒸馏装置,可以实现白酒的连续蒸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酒酿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筒式白酒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白酒,是一种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曲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中国白酒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
当前,白酒蒸馏主要是通过甑锅来进行,使用甑锅进行蒸馏时,需要先将酒醅放置到甑锅内,然后在甑锅的底部烧水,通过水蒸汽对酒醅进行加热,从而产生酒蒸汽,再从甑锅的顶部收集酒蒸汽,从而获得白酒。完成白酒蒸馏后,需要将甑锅内已蒸馏的酒醅(后文称废料)倒出,再增加新的酒醅进行蒸馏,以此往复。
这样的蒸馏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白酒蒸馏时,由于每个甑锅对应相应的锅炉,而酒醅和废料的存放地一般距离锅炉有一定的距离,在卸料时,需要将甑锅连同废料一起转移到废料存放槽;然后将酒醅装入到空的甑锅内,再将甑锅转移到锅炉上。在此过程中,由于甑锅移开的时间较长,导致锅炉内的水温度下降,再次蒸馏时,需要重新将冷水加热,导致热能的浪费。
2、使用甑锅进行白酒蒸馏时,由于每次蒸馏都需要下料和重新放入酒醅,而装料和卸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甑锅无法进行连续性的蒸馏;且装料和卸料的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滚筒式白酒蒸馏装置,以实现白酒的连续性蒸馏。
本方案中的一种滚筒式白酒蒸馏装置,包括窑头、窑尾、旋转筒体和位于旋转筒体内的芯轴;窑头上设有进料口,窑尾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芯轴包括取酒组件和由外到内依次套接且共轴线的蒸汽管、取酒管和尾酒管,取酒管和尾酒管的一端闭合且位于蒸汽管内,蒸汽管的外壁上设有绞龙片且均布有出汽孔;所述取酒组件有两组,取酒组件均包括导汽管和一端开口的进汽管,进汽管的开口端连通导汽管,进汽管上均布有进汽孔,导汽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筒体的内壁上,两根导汽管远离进汽管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取酒管和尾酒管,取酒管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取酒接头,尾酒管贯穿取酒接头远离取酒管的一端,取酒接头的外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集酒管;所述尾酒管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尾酒接头;所述蒸汽管和旋转筒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窑头和窑尾上,蒸汽管与旋转筒体共轴线,旋转筒体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连通取酒管和尾酒管的进汽管分别位于旋转筒体的中部和靠近窑尾的一端。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前,将窑头和窑尾固定支撑起来,蒸汽管连通外部水蒸汽,集酒管和尾酒接头连接接酒桶。使用时,将酒醅从进料口送入旋转筒体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旋转筒体转动,由于导汽管固定连接在旋转筒体的内壁上,旋转筒体转动带动蒸汽管、进汽管、导汽管、取酒管和尾酒管转动。由于蒸汽管的外壁上设有绞龙片和出汽孔,蒸汽管转动带动酒醅向窑尾一侧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从出汽孔出来的水蒸汽对酒醅进行加热产生酒蒸汽,由于酒醅从窑头向窑尾一端移动,所以可以实现对白酒的持续蒸馏。而在酒醅移动的过程中,在水蒸汽的作用下,酒醅中的物质逐渐减少,而连接集酒管和尾酒管的进汽管分别位于旋转筒体的中部和靠近窑尾的一端,因此,集酒管收集到的白酒品质较高,而尾酒管实现对尾酒的收集。而蒸馏后的额酒醅从窑尾的出料口掉落实现收集。
为了提高收集酒蒸汽的效率,可以将取酒管和尾酒管的开口端连接负压机,通过负压机更加快速的将酒蒸汽吸取过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特征微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特征微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8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