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增粘剂、聚合物驱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9457.7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鸣;张欢乐;陶震;唐宁;王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56;C08F228/02;C08F220/06;C09K8/588;C09K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杨晓云;李花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增粘剂 聚合物 增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合物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驱增效剂包括纳米增粘剂、分散增溶剂、离子络合剂、还原剂、杀菌剂和水;其质量百分比如下:
纳米增粘剂:0.01%-0.3%
分散增溶剂:0.03%-0.5%
离子络合剂:0.02%-0.2%
还原剂:0.01%-0.1%
杀菌剂:0.01%-0.1%
余量为水;
所述纳米增粘剂为功能单体和丙烯酰胺聚合后的长链对片层纳米原料进行修饰得到;
所述功能单体和丙烯酰胺聚合后的长链由式I和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构成;
式I;
式II;
其中,R选自C6H5-、-COOH或-SO3Na;
所述片层纳米原料选自氧化石墨烯、蒙脱土中的任一种;
x表示功能单体在所述聚合后的长链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x的取值范围为20%≤x≤50%;
所述分散增溶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离子络合剂选自三乙醇胺、EDTA、三聚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还原剂选自硫脲、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杀菌剂选自异噻唑啉酮、复合型杀菌剂SQ8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增粘剂的D50为100 ~500 n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增粘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含有片层纳米原料、功能单体、丙烯酰胺的混合物,加入引发剂,反应,得到所述纳米增粘剂;
所述片层纳米原料选自氧化石墨烯、蒙脱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功能单体选自苯乙烯、α-烯基磺酸钠、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功能单体、丙烯酰胺、片层纳米原料的质量比为:
20-1000:20-1000:0.01-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层纳米原料的D50为100~ 250 n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功能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质量之和的0.01%~1%;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条件为:温度为70-95℃,反应时间1-6h。
8.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增粘剂、分散增溶剂和矿化水配制成溶液I;
(2)配制离子络合剂溶液II,并将溶液II和溶液I混合得到溶液III;
(3)分别配制杀菌剂溶液和还原剂溶液,加入到溶液III中,得到所述聚合物驱增效剂。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水为模拟矿化水和/或油田采出水。
10.一种聚合物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和聚合物驱增效剂;
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或疏水缔合聚合物;
所述聚合物驱增效剂选自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或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驱增效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合物驱油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和聚合物驱增效剂的质量比为:
0.006:2-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94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