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高稳定性折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9711.3 | 申请日: | 202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威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43/00;B21D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结构 生产 稳定性 折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高稳定性折弯装置,涉及钢管弯折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多次弯折问题;具体包括通过升降机构连接的底座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与弯折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与升降台顶部的矩形座和两个转动连接于矩形座内壁的丝杠,两个所述丝杠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同一个滑座,滑座的内壁通过轴套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用于对钢管夹持的夹持组件,本发明需要多次弯折时,在上一次弯折结束后,液压缸一复位,重新启动三爪卡盘带动钢管进行轴向移动,待移动至需要位置时,继续启动液压缸一即可实现单根钢管的多处弯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弯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高稳定性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以其易搭建拆卸、原料可回收以及稳定性高的优点,已经被人们广泛的接收,而钢结构中,钢管是主要的连接元件,在进行钢结构的生产时,需要将钢管根据结构类型,进行弯曲,就需要用到钢管折弯装置。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77254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高效折弯装置,包括有底板、气缸I、电动轮、拉线、滑轨、滑块、从动轮、收集箱、右架、顶板、电动推杆I、材料箱、支板、支架、压轮、托块、固定板I、气缸III、气缸II、固定板II、夹紧装置、固定板III、挡板、电动推杆II、卡环和推板,底板顶部左侧设有气缸I,气缸I顶端铰接连接有托块,底板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电动轮、滑轨和从动轮,滑轨顶部对称设有滑块。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钢结构中的一些钢管,其形状不单单是单个弯折点,上述专利无法对单根钢管进行单流程多处折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高稳定性折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高稳定性折弯装置,包括通过升降机构连接的底座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驱动机构与弯折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与升降台顶部的矩形座和两个转动连接于矩形座内壁的丝杠,两个所述丝杠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同一个滑座,滑座的内壁通过轴套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用于对钢管夹持的夹持组件,两个所述丝杠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连接。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丝杠的外壁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二,电机二通过螺栓固定于矩形座的外壁上,所述主轴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座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座的两侧外壁均粘接有百褶橡胶,两个百褶橡胶另一端分别粘接于矩形座的两侧端部外壁。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弯折机构包括两个定向限位辊和一个弯折辊,两个所述定向限位辊的两侧均通过轴一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升降台的顶部外壁上。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两个所述定向限位辊的两端相互接触,且所述定向限位辊与弯折辊与钢管的接触面完全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弯折辊的外壁通过轴二转动连接有弯折架,升降台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活塞杆贯穿于升降台且通过螺栓固定于弯折架的底部外壁上。
同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三爪卡盘和三个通过可拆卸螺钉分别固定于三爪卡盘三个夹爪上的弧形夹块,所述弧形夹块通过其顶部设置的矩形柱与三爪卡盘的夹爪转动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所述三爪卡盘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扭矩传递架,扭矩传递架的内壁开设有键状滑槽,键状滑槽通过设置于主轴上的键状传动凸起与主轴活动连接。
同时,所述主轴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垫板,主轴位于橡胶垫板的一侧圆周外壁套设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威,未经徐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9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数据接收的双机热备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全方位监控执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