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0304.4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申艳婷;陈中华;索利巧;杨晨星;张锴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王恒 |
地址: | 45146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加工 系统 | ||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包括两个间距能够调节用以夹固工件的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能够独立启用用以托起活动部和独立启用的静止部。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右/下开口的保护筒,以及用以支撑固定保护筒的支撑架;所述活动部包括辊座,以及转动连接在辊座上部的活动辊,以及用以驱动辊座实现升降的电动缸Ⅰ;所述静止部包括定位辊,以及用以驱动定位辊实现升降的电动缸Ⅱ;其中所述电动缸Ⅰ和电动缸Ⅱ均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活动辊、定位辊的轴线和保护筒的轴线与水平/垂直面平行,活动辊和定位辊一左一右设置且通过升降能够位于保护筒的内部以及下方。可以灵活支撑调节大型柱状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柱状工件在生产现场通常采用吊车或其他吊装设备对这类大型工件通过吊具进行吊装、翻面和定位装夹,但此类操作较为麻烦,耗时长,甚至可能引发事故。由于大型工件的尺寸也较大,操作中需要人工推移翻转,工作强度和困难增大。显然,现有技术大型工件机械加工吊装工装存在着易引起事故、加工困难,工作强度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加工系统,目的是可以灵活支撑调节大型柱状工件。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包括两个间距能够调节用以夹固工件的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能够独立启用用以托起活动部和独立启用的静止部。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右/下开口的保护筒,以及用以支撑固定保护筒的支撑架;所述活动部包括辊座,以及转动连接在辊座上部的活动辊,以及用以驱动辊座实现升降的电动缸Ⅰ;所述静止部包括定位辊,以及用以驱动定位辊实现升降的电动缸Ⅱ;其中所述电动缸Ⅰ和电动缸Ⅱ均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活动辊、定位辊的轴线和保护筒的轴线与水平/垂直面平行,活动辊和定位辊一左一右设置且通过升降能够位于保护筒的内部以及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整体结构;
图2显示了保护筒和环台;
图3显示了支撑机构;
图4显示了支撑机构部分结构;
图5显示了机架Ⅱ、凸轨Ⅰ和凸轨Ⅱ;
图6显示了减速电机、卡簧、辅助轮、复位杆Ⅰ、压缩弹簧Ⅰ和限位部Ⅰ;
图7显示了 轮架和限位轮的安装;
图8显示了机架Ⅱ、复位杆Ⅱ、弯折板、压缩弹簧Ⅱ和限位部Ⅱ;
图9显示了内管、连接件Ⅰ、外管和连接件Ⅱ。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参看图1至图4,所述系统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保护筒21、支撑架23、活动部和静止部,所述保护筒21右侧开口,保护筒21的上下两端也设有开口,保护筒21固接在支撑架23上,所述活动部包括电动缸Ⅰ24、辊座25和活动辊26,电动缸Ⅰ24的活动端朝上设置,辊座25固接在电动缸Ⅰ24的活动端,活动辊26高度相同的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辊26一前一后的转动连接在辊座25上,电动缸Ⅰ24固接在支撑架23的下端,电动缸Ⅰ24的活动端由下至上穿过支撑架23,所述静止部包括电动缸Ⅱ27和定位辊28,电动缸Ⅱ27固接在支撑架23的下端,电动缸Ⅱ27的活动端由下至上穿过支撑架23,定位辊28固接在电动缸Ⅱ27上,所述活动辊26、定位辊28和保护筒21三者的轴线与虚拟的水平面平行并且与虚拟的垂直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机构左右镜像对称设有两个。每个支撑机构内活动辊26位于定位辊28的外侧,靠近两个支撑机构的之间为内,远离两个支撑机构的之间为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0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遮光性优异的覆铜板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缝钢管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