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0463.4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庄保云;杨婷;洪艳燕;石红乔;王秋琴;张建涛;张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34 | 分类号: | A61K36/534;A61K36/78;A61K36/8969;A61K9/06;A61P17/04;A61P17/00;A61P29/00;A61K31/045;A61K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2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缓 瘙痒 中药 制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可用于皮肤表面冷敷,其原料组分包括:冰片10~15份,薄荷3~8份和芒硝1~3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本发明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可用于皮肤表面冷敷,具有清热消肿、缓解瘙痒等功效,冰凉舒适,且无需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无需进行提取等复杂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冷敷是一种医疗方法,在病人身体上的病变部位冷敷,主要目的是促使局部毛细血管快速收缩,达到消肿、止痛、止痒的功效。
现有技术中,冷敷需要将冰袋装在冷敷袋中,然后固定在患者身体局部进行冷敷,存在操作麻烦、消肿效果较差、缓解瘙痒效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可用于皮肤表面冷敷,具有清热消肿、缓解瘙痒等功效,冰凉舒适,使用方便,且无需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其原料组分包括:冰片10~15份,薄荷3~8份和芒硝1~3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上述中药制冷剂,可用于皮肤表面冷敷,具有清热消肿、缓解瘙痒等功效,冰凉舒适,且无需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止痒消炎的作用,上述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还包括黑豆馏油5~10 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上述中药制冷剂对湿疹、皮炎等有明显的效果,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黑豆馏油的效果,究其原因,发明人认为,通过黑豆馏油与冰片、薄荷和芒硝等的协同促进,促进了中药制冷剂祛湿止痒的效果发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冷剂的综合效果,上述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还包括蒲公英 5~10份和鱼腥草3~8份,前述制剂,尤其适于风盛引起的瘙痒,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效果非明显。
为了进一步促进对湿疹的效果,上述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还包括苦参10~15份和黄芩5~10份。由温感引起的瘙痒,黄水渗出较多,添加黄芩不仅可促进祛湿止痒的效果,还可防晒,因为其所含苷类具有抗氧化效应,可防止紫外线引起的红细胞膜氧化损失,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可以抑制络氨酸酶活性,修复皮肤损伤。
为了促进上述中药制冷剂对血虚瘙痒的效果,上述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还包括黄精2~6份。前述制剂对老年人的瘙痒具有非常明显的润肤止痒效果。
上述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组分研磨为粉剂;
2)将冰片、芒硝和黑豆馏油外的组分加水煮沸,小火慢熬至糊状;
3)将冰片、芒硝和黑豆馏油加入步骤2)所得物料中,搅匀;
4)将步骤3)所得物料中加入山梨酸钠,搅匀,即得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其中,山梨酸钠的质量用量为步骤3)所得物料质量的0.2~0.6%。
上述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无需进行提取等复杂过程,且所得制剂可用于皮肤表面冷敷,可缓解和治疗多种原因引发的肿痛和瘙痒等症状。
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中药制冷剂的效果,步骤1)中,将各组分研磨为70~300目。
为了兼顾中药制冷剂的制备效率和治疗效果,步骤2)中,水的加入量为所有组分质量的5~8倍。
上述制冷剂在使用时,可将糊状制剂直接涂覆在患处,也可将其封装在透气的纱布、棉布等中。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案,上述减缓瘙痒的中药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中医院,未经南京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0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