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线的通信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0700.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杨峰;任维佳;向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6 | 分类号: | H04B3/56;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流 电线 通信 发送 装置 接收 | ||
1.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线的通信发送装置,至少包括:
载波通信信号发生源(300),用于产生载波通信信号;
直流电源(700),用于产生直流电信号;
耦合模块(100),用于将所述载波通信信号与所述直流电信号耦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波通信信号发生源(300)与直流电源(700)并联至所述耦合模块(100),
在所述耦合模块(100)与分离模块(200)之间通过至少三根直流供电线电性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耦合模块(100)将载波电流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偏置共模电压并生成带有正载波通信信号的第一载波电流和带有负载波通信信号的第二载波电流,第一载波电流通过第一直流供电线传输至分离模块(200),第二载波电流通过第二直流供电线传输至分离模块(200),
其中,至少一根直流供电线作为零电平参考线,以使得至少另两根电源线分别能够传递偏置共模直流载波信号,所述偏置共模直流载波信号包括正直流载波信号和负直流载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供电线的通信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模块(100)将所述载波通信信号与经过至少两次滤除部分纹波后的直流电信号耦合成偏置共模直流载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直流供电线的通信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模块(100)的负荷信息流通过载波通信信号发生源(300)进行差分并生成载波通信信号,载波通信信号和稳定载波电流通过耦合模块(100)进行耦合并生成高信噪比的带有载波通信信号的载波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直流供电线的通信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700)与所述耦合模块(100)之间设置有能够滤除与直流电信号中的至少一部分同频的载波通信信号的纹波的阻离单元(56),
所述阻离单元(56)至少包括第一感抗隔离模块(600)和第一阻抗转换模块(500),所述直流电源(700)、所述第一感抗隔离模块(600)和所述第一阻抗转换模块(500)和所述耦合模块(100)之间依次串联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阻抗转换模块(500)用于在所述第一感抗隔离模块(600)无法隔离所述纹波的情况下以形成带阻的方式对所述直流电信号进行阻挡,从而所述耦合模块(100)能够将所述载波通信信号与经过至少两次滤除部分纹波后的直流电信号耦合成直流载波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直流供电线的通信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小型化和/或电磁复杂的环境下,所述直流电源(700)的输出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储能滤波电容,
在用电负荷发生变化时,所述储能滤波电容能够按照充/放电的方式使得所述通信发送装置中的电路能够及时动态响应,并且所述第一感抗隔离模块(600)和所述第一阻抗转换模块(500)能够对用电载荷和所述储能滤波电容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噪声进行隔离,从而通过所述耦合模块(100)实现该环境下的高信噪比的信号传输。
6.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线的通信接收装置,至少包括:
载波通信信号接收源(400),用于接收载波通信信号;
分离模块(200),用于将所述载波通信信号与直流电信号分离;
用电端(1200),用于接收直流电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电端(1200)与所述载波通信信号接收源(400)按照并联的方式分别和所述分离模块(200)电性连接,
在耦合模块(100)与分离模块(200)之间通过至少三根直流供电线电性连接的情况下,直流载波信号经载波通信信号接收源(400)整合以生成负荷信息流,所述分离模块(200)能够将接收的直流载波信号分离为不掺杂有直流电信号中的纹波成分的载波通信信号和直流电信号,
串联于所述用电端(1200)与所述分离模块(200)之间的第二阻离单元(1011)能够滤除直流电信号中残余的载波通信信号的成分,
其中,至少一根直流供电线作为零电平参考线,以使得至少另两根电源线分别能够传递偏置共模直流载波信号,偏置共模直流载波信号包括正直流载波信号和负直流载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07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