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即时通讯用户端的文件安全分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1661.2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2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松;张诚;贺文斌;聂元正;周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即时匹配(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H04L9/30;H04L9/32;H04L51/04;H04L67/02;H04L67/06;G06F21/60;G06F21/62;G06F16/176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31337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即时通讯 用户端 文件 安全 分享 方法 | ||
基于即时通讯用户端的文件安全分享方法,发送方用户端接收发送方在即时通讯用户界面上传的文件及选择的发送对象,在文件发送前就该文件向发送方要求多项安全设置并对文件混合加密;发送方用户端将混合加密文件通过应用服务器发送给对应接收方用户端;符合安全设置时,接收方用户端验证通过接收方输入的阅读密码后,解密文件并显示,阅读结束后,若文件阅读权限中的阅后即焚开关开启,阅读密码和文件链接在接收方和发送方用户界面消失。本方法通过对发送方用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接收方用户端的权限设置及检查、记录和反馈来保证文件的安全分享及传输、防止文件二次扩散,以及文件发送及阅读的可溯源性,提高了文件分享安全性,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用户端的文件安全分享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手机、平板及电脑等智能终端上,用户通过互联网分享给他人图片、音频、视频、文档等文件时,一般是通过网页H5的形式提供一个URL地址给其他用户,收到该文件的用户点击该URL地址即可以访问其中的内容,可以下载复制共享文件,没有设置任何的阅读权限,更谈不上加密的方法,比如各类新闻聚合类APP的内容分享就是这种形式。这种分享方法只适合展示一些公开的、不涉及隐私和商业机密的内容,如果涉密文件则通过此种展现方式分享出去的话,很容易造成泄密。
目前也有一些安全文件分享的方法,例如,通过加设阅读密码来保护文件,或者通过阅后即焚的方式限制文件的二次传播等,但现有安全分享方法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1、发送方无法约束接收方将阅读密码及文件转发给其它人,也无法知道谁是泄露人,加密形同虚设;
2、发送方无法了解文件的发送及阅读情况,如文件成功发送给了哪些接收方,哪些接收方阅读了文件,何时阅读了文件,以及文件的阅读次数;
3、文件在从发送方、中间服务器到接收方的网络传输过程中,本身就存在被非法截获的风险;
4、在群用户组中发送文件时,无法限定阅读对象,多人阅读同一文件只能另建新群或者对个人用户一一发送,影响分享的效率。
不难发现,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现有的文件分享方式安全等级低,并且操作繁琐,难以满足用户对安全便捷的文件分享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用户端的文件安全分享方法,从而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使文件分享过程更加便捷、安全可靠,并且发送方能及时的了解文件的接收及阅读情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即时通讯用户端的文件安全分享方法,包括:
S1,发送方用户端接收发送方在即时通讯用户界面上传的文件及选择的发送对象,在文件发送前就该文件向发送方要求如下多项安全设置:
①选择阅读密码发送方式并输入阅读密码,阅读密码发送方式包括基于即时通讯客户端的发送方式和不基于即时通讯客户端的发送形式;
②文件混合加密方式;
③阅读权限限制,包括阅后即焚开关选择/阅读对象选择/阅读人数选择/阅读次数选择;
其中,第①、②项为必填项,第③项中除阅读对象为必选项外,其它选项为能够多选、单选或者不选的选填项;
S1-1,发送方用户端根据发送方对文件混合加密方式的选择设置,将该文件一分为多,运算得出加密密钥KEY并使用KEY对文件每一部分内容分别通过不同加密算法加密,生成混合加密文件;
S2,发送方用户端将混合加密文件和阅读密码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并请求转发给S1中的发送对象;
S3,应用服务器先检查文件的安全设置中是否选择了阅读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即时匹配(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即时匹配(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1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公厕的除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