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总线安全测试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1700.9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边泽宇;汤利顺;孙琦;李玉发;刘丽敏;赵帅;赵萌;孙克文;张天;王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H04L12/26;H04L12/413;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总线 安全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车载总线安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测试用例;
采集车载总线报文,将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报文路由至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所在的网段;
对所述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报文进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攻击操作后,对所述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进行故障码读取;
对所述车载总线报文和所述故障码的读取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总线安全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车载总线报文和所述故障码的读取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总线安全测试结果,包括:
分析所述车载总线报文中,所述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报文的计数器的变化是否符合测试规范;
分析所述故障码的读取结果是否包含攻击检出结果,及是否未对攻击操作后的报文进行回应;
当所述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报文的计数器的变化符合测试规范、所述故障码的读取结果中包含攻击检出结果且未对攻击操作后的报文进行回应时,则得到总线性能安全的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报文包括同步报文和安全报文,所述同步报文对应的计数器包括同步计数器和重置计数器,所述安全报文对应的计数器包括消息计数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攻击操作包括报文篡改操作和/或报文重放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测试用例之后,还包括搭建所述测试用例所需的测试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测试用例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信息和车型信息;
对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和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软、硬件参数设置;
获取测试计划;
在所述得到总线安全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车型信息、所述测试计划和所述总线安全测试结果生成安全测试报告。
7.一种车载总线安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测试机、总线仿真采集设备、待测节点的电子控制单元和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测试机与所述总线仿真采集设备连接,所述总线仿真采集设备通过车载总线一端连接所述待测节点的电子控制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测试机包括测试执行模块,
所述测试执行模块根据获取的测试用例,通过所述总线仿真采集设备采集车载总线报文,将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报文路由至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所在的网段;
所述测试执行模块对所述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报文进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攻击操作后,通过所述总线仿真采集设备发送诊断命令对所述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进行故障码读取;
所述测试执行模块对所述车载总线报文和所述故障码的读取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总线安全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程控稳压电源,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程控稳压电源提供电压输入,所述测试机与所述程控稳压电源连接,所述测试机控制所述程控稳压电源的电压输出,以使所述程控稳压电源对所述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和所述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进行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还包括:
用户管理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测试人员的用户信息;
车型管理模块,所述车型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的车型信息;
参数配置模块,所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对待测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和信任节点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软、硬件参数设置;
测试计划管理模块,所述测试计划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测试轮数、测试时间和测试地点;以及,
测试报告生成模块,所述测试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车型信息、所述测试计划和所述总线安全测试结果生成安全测试报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还包括测试用例管理模块,所述测试用例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测试用例,生成所述测试执行模块所需执行的测试脚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17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制造用可调节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