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内设备防盐雾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2354.6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丁显;宫永立;汤海宁;张国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鲁能集团有限公司;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80 | 分类号: | F03D80/80;F03D17/00;F03D80/60;F03D80/0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风力发电机 塔筒内 设备 防盐雾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内设备防盐雾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塔筒外部安装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水冷散热器,在塔筒内部安装具有远程功能的空调装置;海上风电场远程系统对所述水冷散热器及空调装置具有设定值及状态监测功能;水冷散热器及空调装置具备按策略自主控制调节功能。本发明利用在海上风电塔筒加装水冷散热器及空调装置,所述水冷散热器及空调装置按温度调节策略和湿度调节策略运行,保证海上风力发电塔筒体封闭防腐的情况下,降低舱内温度,保障海上风力发电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内设备防盐雾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在内的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安装了风力发电设施,但投入运行后,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风力发电机塔筒内设备盐雾腐蚀严重,舱体内的金属构件及相关设备也在大量盐雾的侵蚀下生锈。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现有技术中取消了舱体上自然散热的通风孔,试图减少外界盐雾空气的进入,达到降低腐蚀的作用,但是这样就造成了舱体内的温度升高,影响了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内设备防盐雾方法,保证海上风力发电塔筒体封闭防腐的情况下,降低舱内温度,保障海上风力发电安全稳定运行。
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内设备防盐雾方法,包括: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安装有散热装置和空调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具有散热功能,所述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制热、除湿功能,且能够监测塔筒温度、湿度;
获取塔筒的温度、湿度信息以及空调装置、散热装置的运行状态,按照温度调节策略和湿度调节策略远程控制散热装置和空调装置的开启及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调节策略包括:
获取空调装置的运行状态,并以湿度监测间隔时间ψ’为周期获取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的湿度ψ1;
响应于ψ1(ψ0+Δψ),ψ0为塔筒内初始化标准湿度,Δψ为湿度调节阈值,发送指令控制启动空调装置除湿功能,并增加湿度监测间隔时间ψ’;响应于ψ1(ψ0-Δψ),发送指令控制关闭空调装置除湿功能,并增加湿度监测间隔时间ψ’。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调节策略包括:
获取空调装置、散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并以温度监测间隔时间T’为周期获取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的温度T1;
响应于T1(T0-ΔT),T0为塔筒内初始化标准温度,ΔT为温度调节阈值,且空调装置制冷功能为启动状态,发送指令控制关闭空调装置制冷功能,并增加温度监测间隔时间T’;响应于T1(T0-ΔT),且空调装置制冷功能为关闭状态,散热装置为开启状态,发送指令控制关闭散热装置散热功能,并增加温度监测间隔时间T’;响应于T1(T0-ΔT),且空调装置制冷功能和散热装置均为关闭状态,发送指令控制启动空调装置制热功能,并增加温度监测间隔时间T’;
响应于T1(T0+ΔT),且散热装置为关闭状态,发送指令控制启动散热装置,并增加温度监测间隔时间T’;响应于T1(T0+ΔT),且散热装置为开启状态,空调装置制冷功能为关闭状态,发送指令控制开启空调装置制冷功能,并增加温度监测间隔时间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鲁能集团有限公司;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鲁能集团有限公司;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23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