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3038.0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杨战伟;沈继彬;张志涛;唐斌运;杨东;雷鸣;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96 | 分类号: | F02K9/96;F02K9/60;F02K9/4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杨洋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燃气 导流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导流板(1)、移动车(2)、至少两个可调节长支撑杆(3)、多个可调节短支撑杆(4)和多个安装座(5);
所述燃气导流板(1)为由面板(6)、底板(7)和四个侧板围成的箱体;箱体内设有N个相互平行的隔板(9),将箱体内区域分割为N+1个单独的通道,且每个隔板(9)上均设有通水孔(10);所述N≥1;
所述底板(7)的一侧与移动车(2)铰接作为支撑端a,底板(7)上靠近另一侧的部分通过所述可调节长支撑杆(3)与移动车(2)连接作为升降端b,可调节长支撑杆(3)的两端与底板(7)和移动车(2)的连接均采用铰接,使燃气导流板(1)可以支撑端a的铰接处为旋转中心,改变与移动车(2)间的夹角;
所述四个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其中,第一侧板(11)靠近支撑端a,第三侧板(13)靠近升降端b;第一侧板(11)和第三侧板(13)上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15)和冷却水出口(16),且二者分别靠近第二侧板(12)和第四侧板(14);
所述至少两个可调节长支撑杆(3)在底板(7)上沿垂直于第二侧板(12)和第四侧板(14)的方向并排设置;
所述面板(6)上均匀设有斜孔式的喷水孔(17),喷水孔(17)的出口倾向升降端b,且喷水孔(17)的轴线与面板(6)间的夹角为15°~40°;
所述移动车(2)的四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向固定耳座(18);
所述多个可调节短支撑杆(4)和多个安装座(5)一一对应;可调节短支撑杆(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座(5)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移动车(2)靠近第一侧板(11)和靠近第三侧板(13)侧壁上的侧向固定耳座(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节长支撑杆(3)包括套筒(19)、两个圆螺母(20)、两个螺杆(21)和两个锁紧螺母(22);
所述套筒(19)的外壁中部设有旋转块(23);
所述两个圆螺母(20)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外壁分别固连于套筒(19)两端;
两个螺杆(21)上分别设有与两个圆螺母(20)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两个螺杆(21)的一端固连有铰接用支撑杆耳座(24),另一端经圆螺母(20)伸入套筒(19)内;
所述锁紧螺母(22)设置于圆螺母(20)外侧,与螺杆(2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节短支撑杆(4)与可调节长支撑杆(3)的结构相同,且其套筒(19)和螺杆(21)的长度均比可调节长支撑杆(3)的套筒(19)和螺杆(21)的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9)的数量为3个,将燃气导流板(1)内部分隔成4个体积相等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隔板(9)上通水孔(10)的数量为3个,孔径为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孔(17)轴线与面板(6)间的夹角为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6)分别与第一侧板(11)和第三侧板(13)相交处各延伸出一段面板(6),延伸面板(6)下表面与相应侧板的外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板(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和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块(23)为外六方旋转块。
10.一种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试验需要,确定燃气导流板(1)的面板(6)与燃气喷出源(26)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燃气导流板(1)的试验位置;
2)根据试验需要,确定所需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的数量;
若所需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为一个,将该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移动至已确定的试验位置,然后通过连接件将可调节短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座(5)和移动车(2)的相应侧向固定耳座(18),调整所有可调节短支撑杆(4)至合适长度,将所有安装座(5)固定在试验位置的基座上;
若所需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为多个,将多个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移动至已确定的试验位置,所有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并排设置,将相邻两个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的移动车(2)通过连接件和各自靠近第二侧板(12)、第四侧板(14)侧壁上的侧向固定耳座(18)连接,然后通过连接件将可调节短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座(5)和移动车(2)的相应侧向固定耳座(18),调整所有可调节短支撑杆(4)至合适长度,将所有安装座(5)固定在试验位置的基座上;
3)根据试验需要,确定燃气导流板(1)的倾斜角度,通过调整可调节长支撑杆(3)的长度,使燃气导流板(1)旋转至已确定的倾斜角度;
4)根据燃气(27)冲击的速度和温度参数,为可移动燃气导流装置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一
当燃气速度参数马赫数为0.8<Ma<1.5、燃气温度参数为1000K<T燃气<2000K时,封堵冷却水出口(16),然后在冷却水入口(15)处通入压力为0.6~1MPa的冷却水;在燃气(27)冲击时,通入的冷却水全部从面板(6)的喷水孔(17)中喷出并汽化,对面板(6)进行冷却;
工作模式二
当燃气速度参数马赫数为0.5<Ma<1、燃气温度参数为800K<T燃气<1500K时,打开冷却水出口(16),在冷却水入口(15)处通入压力为0.8~1MPa的冷却水;在燃气(27)冲击时,通入的冷却水大部分从冷却水出口(16)排出,少部分冷却水汽化后从面板(6)的喷水孔(17)中喷出,通过对流传热以及汽化,对面板(6)进行冷却;
工作模式三
当燃气速度参数马赫数为0.2Ma0.8、燃气温度参数为500KT燃气1000K、试验时间10s且试验现场不允许存在大量水雾或冷却水时,关闭冷却水出口(16),在冷却水入口(15)处通入冷却水直到燃气导流板(1)中充满冷却水后,关闭冷却水入口(15);在燃气(27)冲击时,冷却水汽化,从面板(6)的喷水孔(17)喷出,喷出的水蒸气与燃气(27)掺混,形成一道保护膜,将燃气(27)向面板(6)的传热隔离,对面板(6)进行冷却;
5)开始进行航天发动机组合件地面试验,并按照步骤4)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试验中喷出的燃气(27)进行导流,直至试验结束;
6)将所有可调节长支撑杆(3)调整至最短,使燃气导流板(1)的升降端b旋转至最低位置,松开连接件,取下可调节短支撑杆(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30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