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类物质的剧烈塑性形变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4745.1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左斯玉;刘艳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质 剧烈 塑性 形变 工艺 | ||
一种粉类物质的剧烈塑性形变工艺,包括粉类物质的上料步骤:先将下模具的出料口密封,再将粉类物质从下模具的进料口注入到凹模通道中,此时粉类物质位于凹模通道内;粉类物质的压实步骤:先使上模具从上垂直往下移动,以带动上模具上的凸模一并向下移动,再由下移的凸模对凹模通道内粉类物质进行挤压,在凸模的下压过程中,粉类物质持续受到凸模施加的压力,受压的粉类物质沿凹模通道向下移动,在粉类物质下移的过程中,粉类物质先受到径向压力、推力,粉类物质继续在凹模通道内移动并受到到推力,然后粉类物质受到等径角挤压、推力,并对粉类物质继续压实。本设计不仅制备密度高,而且抗拉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类物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类物质的剧烈塑性形变工艺,主要适用于提高制备密度与抗拉强度。
背景技术
粉类物质大多以粉体材料形式体现,粉体材料往往需要进行挤压成型,从而能够被加工成所需材料,粉体材料通过挤压方法,对材料进行压实,然后通过烧结将材料的强度进一步强化,得到性能较好材料,粉体材料使用范围广泛,粉类物质通过形变工艺形成性能好新材料。
中国专利,申请的公布号CN201811275171.X,申请公布日为2019年03月08日的发明申请提出一种粉体材料成型方法,其中该粉体材料成型方法将加热完毕后的原料直接下料到位于双工位加热装置下方的成型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改善了制品表面产生裂纹较多的情况,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通过现有的挤压的方法,制备出的粉体材料密度较低;其次,抗拉强度低,制备的粉体材料所具有的力学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备密度低与抗拉强度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制备密度高与抗拉强度高的粉类物质的剧烈塑性形变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粉类物质的剧烈塑性形变工艺,所述剧烈塑性形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粉类物质的上料步骤:先将下模具的出料口密封,再将粉类物质从下模具的进料口注入到凹模通道中,此时粉类物质位于凹模通道内;
粉类物质的压实步骤:先使上模具从上垂直往下移动,以带动上模具上的凸模一并向下移动,再由下移的凸模对凹模通道内粉类物质进行挤压,在凸模的下压过程中,粉类物质持续受到凸模施加的压力,受压的粉类物质沿凹模通道向下移动,在粉类物质下移的过程中,粉类物质先受到径向压力、推力,粉类物质继续在凹模通道内移动并受到到推力,然后粉类物质受到等径角挤压、推力,并对粉类物质继续压实;
粉类物质的出料步骤:当粉类物质下移至出料口处时,打开出料口,使粉类物质被挤出出料口,以获得晶粒重新排列的粉类物质,再对挤出后的粉类物质冷却以完成形变,此时,所述剧烈塑性形变工艺结束。
所述粉类物质的上料步骤中:在粉类物质的注入过程中,使用加热棒对粉类物质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棒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凹模通道内粉类物质的温度。
所述下模具底面与上模具的顶面均为平面结构,所述上模具与压力机的滑块连接,所述下模具与压力机的工作台连接,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凸模,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凹模,所述凹模内设置有凹模通道,所述凹模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凹模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通过凹模通道相连通。
所述凹模通道包括第一竖腔、第二竖腔、第三竖腔、弯腔与横腔,所述第一竖腔、第二竖腔、第三竖腔依次连接,所述第三竖腔通过弯腔与横腔连接;
所述粉类物质在第一竖腔内进行预压,粉类物质在第二竖腔内受到径向压力、推力,粉类物质在第三竖腔内受到第二竖腔中粉类物质传递的推力,粉类物质在弯腔内受到等径角挤压、推力,粉类物质在横腔内受到弯腔内粉类物质的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4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