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结构及钢轨打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5945.9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3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文;梁德敏;陈其林;肖朝华;朱伟;周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路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E01B3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高淑凤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结构 钢轨 打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结构及钢轨打磨车,涉及铁路轨道领域,解决了钢轨打磨车在打磨道岔曲股时,导向轮轮缘会撞伤甚至撞坏辙叉心轨实际尖端(以下简称叉尖)的问题。该车轮结构包括轮体,轮体具有相连接的踏面和轮缘,轮缘顶部存在有倾斜部,且倾斜部位于轮缘的外侧,且倾斜部与轮缘根部连接的部位沿轮体的径向逐渐向背离踏面的方向倾斜,以在经过叉尖时与叉尖中下部相互挤压为轮体转向提供导向力。本发明在轮缘顶部上设置倾斜部,且倾斜部设置在轮缘外侧,车轮与叉心在初始时接触前有较大的间隙,消除车轮初始接触叉心时的撞击隐患,轮缘的倾斜部与叉尖中下部相互挤压为小车轮的转向提供较为缓和的导向力,防止钢轨打磨车轮缘碰撞叉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轮结构及钢轨打磨车。
背景技术
国内铁路/地铁使用的RGH-10系列、GMC-20型钢轨打磨车(以下简称钢轨打磨车),打磨车的作业走行导向机构由八个导向轮、四个导向轮支撑机构、两个侧压机构等组成。打磨车的作业走行机构宽度能通过调整螺母手动调整以适应钢轨轨距,配合侧压机构施加合适的侧压压力防止打磨小车脱轨。打磨车导向轮两个为一组,作业中承受来自打磨车的全部静、动载荷,并把它传递给钢轨;导向轮同时保证打磨小车能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打磨车,为作业提供基准,确保钢轨打磨精度。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参见图1-图3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轮轮缘的侧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打磨车导向轮轮缘碰撞辙叉心轨实际尖端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现有的打磨车导向轮,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钢轨打磨车在打磨道岔曲股时,导向轮轮缘会撞伤甚至撞坏辙叉心轨实际尖端(简称叉尖),导致无法打磨道岔曲股,限制了钢轨打磨车作业范围和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结构及钢轨打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轨打磨车在打磨道岔曲股时,导向轮轮缘会撞伤甚至撞坏叉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车轮结构,包括轮体,所述轮体具有相连接的踏面和轮缘,其中:
所述轮缘顶部存在有倾斜部,且所述倾斜部位于所述轮缘的外侧,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轮缘根部连接的部位沿所述轮体的径向逐渐向背离所述踏面的方向倾斜,以在经过叉尖时与所述叉尖相互挤压并辅助所述轮体转向。
优选的,所述倾斜部中连接所述轮缘根部与所述轮缘顶部的型线为直线段或圆弧段。
优选的,所述倾斜部厚度D1的取值范围为1/3D-1/2D,其中,D为所述轮缘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倾斜部厚度D1为1/2D,其中,D为所述轮缘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倾斜部厚度D1的取值范围为7.4mm-12.7mm。
优选的,所述轮缘根部位于所述倾斜部和所述踏面之间,所述轮缘根部包括有垂直平面h,所述垂直平面h的取值范围为10-15mm。
优选的,所述轮缘外侧与水平面之间的轮缘角的取值范围为60°-70°。
优选的,具有所述踏面的轮辊和所述轮缘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轨打磨车,包括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具有上述车轮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有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其中,仅所述前导向轮具有所述车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路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一路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