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生物法提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5947.8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邱蔚然;王金涛;陈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秋之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9/57 | 分类号: | B01J49/57;B01J49/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生物 提取 阴离子 交换 树脂 复苏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物法提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取样400ml用于核苷酸分离的已失效阴离子交换树脂装入离子交换柱内;配置800ml再生剂存放在储罐内;用树脂体积1~4倍的再生剂循环浸泡24h;浸泡后水洗4~8倍树脂体积,再分别用1~2mol/L HCL、1~2mol/L NaOH再生;静态吸附检验再生后树脂的吸附效果。本发明可将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频次可由30次,提高至100次;本发明将受污染的树脂经处理后继续使用,减少了固废的产生;采用本发明处理阴离子交换树脂后,每年的树脂成本可下降50%;一般的再生方法都是酸再生、碱再生、盐再生、碱盐再生等方法,而本发明采用酒精再生和酒精+盐酸再生,使再生效果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离子交换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生物法提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工艺。
背景技术
阴离子交换树脂应用于生物法提取产品,因生物法提取的原液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杂质,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了一定频次后,吸附的有机物包裹了树脂或堵塞了树脂的孔径,从而影响了对产品的吸附和分离的效果,严重的甚至使树脂污染失效。
在试验国内外现有的多种复苏方法处理阴离子交换树脂后,受到污染的树脂仍然无法复苏至使用标准,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工艺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生物法提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生物法提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400ml用于核苷酸分离的已失效阴离子交换树脂装入离子交换柱内;
S2、配置800ml再生剂存放在储罐内;
S3、排尽离子交换柱内的存水,将再生剂通过泵输送至离子交换柱内,流出的再生液回流至储罐内,用树脂体积1~4倍的再生剂循环浸泡24h,循环24小时后,再用4~8倍树脂体积的纯化水将阴离子交换树脂冲洗干净;
S4、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
用800ml、1~2mol/L HCL流速100ml/h,冲洗树脂后,浸泡≥4h;用纯化水冲洗树脂至出口的pH5.0~6.0;
用800ml、1~2mol/L Na0H流速100ml/h,冲洗树脂后,浸泡≥4h;
用纯化水冲洗树脂至出口的pH9~10,待用;
S5、静态吸附检验再生后树脂的吸附效果:
5.1、取50ml已复苏再生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抽干水分,称取35g;
5.2、取新树脂400ml按步骤4的再生方法进行树脂再生后,抽干水分,称取35g;
5.3、取已失效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按步骤4的再生方法进行树脂再生后,抽干水分,称取35g;
5.4、取三份RNA的酶解液150ml,核苷酸浓度30g/L,分别加入至上述三份树脂中,每30min搅拌一次;
5.5、加入30min后取样检测溶液的核苷酸浓度,后每小时取样检测溶液浓度;
5.6、通过浓度数据计算树脂的吸附量,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失效树脂采用新工艺复苏后的树脂吸附性能;
5.7、复苏效果的判定:
复苏后的树脂30min的吸附量达到新树脂的95%,表明树脂恢复吸附性能;
复苏后的树脂30min的吸附量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吸附量,表明复苏方法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秋之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秋之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