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6455.0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奇;董芃呈;张亚华;罗斌;贾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2K1/28 | 分类号: | F02K1/28;F02K1/36;F02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王义刚;赖庆梧 |
地址: | 1013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发 脉冲 振荡 射流 矢量 喷管 | ||
1.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包括气流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源、开关阀、激励器、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
所述气流管道包括第一侧壁及与第一侧壁向对应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激励器;所述激励器为自激发脉冲振荡器,第一侧壁上的激励器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第二侧壁上的激励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所述气源通过所述开关阀向所述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输送气体,所述开关阀适于导通所述第一管道并关闭所述第二管道,或导通所述第二管道并关闭所述第一管道;
所述激励器沿着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板以脉冲的方式喷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包括第一喷口管道及第二喷口管道,流体从所述第一喷口管道及第二喷口管道以脉冲的形式喷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管道及第二喷口管道之间夹角为2β°,β角范围为10~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还包括进气腔、收缩口、第一反馈通道及第二反馈通道;
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连接,并且通过所述收缩口的气体适于从所述第一喷口管道或第二喷口管道输出;
所述第一喷口管道、第二喷口管道、第一反馈通道及第二反馈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收缩口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反馈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口管道的中部连接,第二反馈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喷口管道的中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还包括进气腔、收缩口、振荡腔、第一反馈通道及第二反馈通道;
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连接,气体通过所述收缩口进入所述振荡腔;
所述振荡腔与所述收缩口的出口连接的端部还连接有所述第一反馈通道一端及第二反馈通道的一端;所述振荡腔远离所述收缩口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反馈通道的另一端、第二反馈通道的另一端、第一喷口管道及第二喷口管道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还包括进气腔、收缩口、反馈通道、第一控制端口及第二控制端口;
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连接,并且通过所述收缩口的气体适于从所述第一喷口管道或第二喷口管道输出;
所述第一喷口管道、第二喷口管道、第一控制端口及第二控制端口均与所述收缩口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端口通过所述反馈通道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均包括引气腔,所述气源为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主气流进入所述气流管道,发动机的侧向气流进入所述引气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腔体,所述发动机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环形腔体上覆盖所述气孔,将发动机从气孔输出的侧向气流收集,并通过环形腔体上的第二接口向所述引气腔输出气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体与发动机外壁接触的两个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自激发脉冲振荡射流的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体设置有断口,所述断口处设置有两个凸耳,锁紧机构通过所述凸耳上锁定孔实施锁紧,锁紧时两个凸耳之间的间隙小于未被锁紧时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64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