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热炉的限时升温方法及温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6792.X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才;吴中华;李必意;王亮亮;郭卫猛;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辉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刘海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热炉 限时 升温 方法 温度 控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加热炉的限时升温方法及温度控制方法,限时升温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认目标温度区间和升温截止时刻;步骤2、获取实时温度和实际升温速率,计算实时温度与目标温度区间之间的温度差值和剩余升温时长,采用温度差值和剩余升温时长计算目标升温速率,根据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大小使加热炉维持现状、对加热炉提火或对加热炉降火;步骤3、重复步骤2直至实时温度落入目标温度区间上、实时温度超过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或到达升温截止时刻。本发明所述限时升温方法结合目标升温速率和实际升温速率来调整加热炉的火力档位,实现限时升温;温度控制方法以使加热炉经在限时升温后实现了加热炉温度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炉的限时升温方法及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加热炉起炉的升温过程中,需要在设定的时间内将加热炉的温度调整到目标温度区间,为了合理快速的将温度升高到目标温度区间,需对加热炉火力给予合理控制。目前,国内油田企业一般采用人工值守的方式对加热炉进行控制,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全天候精准控制以至于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将加热炉的温度安全快速的提高到目标温度的升温方法,并在用于加热炉的限时升温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炉的温度控制方法。
一种用于加热炉的限时升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认目标温度区间和升温截止时刻;
步骤2、获取实时温度,计算加热炉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升温速率,计算实时温度与目标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计算当前时刻与升温截止时刻的剩余升温时长,采用温度差值和剩余升温时长计算目标升温速率,根据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大小关系使加热炉维持现状、对加热炉提火或对加热炉降火;
步骤3、重复步骤2,直至实时温度落入目标温度区间上、实时温度超过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或到达升温截止时刻。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根据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大小关系对加热炉提火、对加热炉降火或使加热炉维持现状具体包括:
当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比值小于1,则对加热炉提火;
当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第一设定值,则加热炉维持现状;
当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比值大于第一设定值,则对加热炉降火。
优选地,当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比值小于第二设定值,则对加热炉一次性至少提火两次;当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比值大于第二设定值且小于1时,则对加热炉一次性提火一次。
优选地,当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比值大于第一设定值且小于第三设定值时,则对加热炉一次性降火一次;当实际升温速率和目标升温速率的比值大于第三设定值时,则对加热炉一次性至少降火两次。
优选地,计算加热炉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升温速率具体方法为:采集加热炉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温度数据,将多个温度数据拟合后获得拟合线,计算拟合线的斜率即为实时实际升温速率。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的用于加热炉的限时升温方法,还包括步骤4:
设定托管温度区间,获取加热炉的当前温度,确认加热炉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速率,根据当前温度与托管温度区间的关系设定加热炉温度变化的目标变化区间;
当当前温度小于托管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时,根据温度变化速率与目标变化区间的关系使加热炉维持现状、对加热炉提火或对加热炉降火;
当当前温度大于托管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时,根据温度变化速率与目标变化区间的关系使加热炉维持现状或对加热炉降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6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