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6942.7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标;乔瑞平;孙恬;张凯;刘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8F251/02;C08F220/06;C08F22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崇明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丙烯酸 生产 制备 聚丙烯 絮凝 方法 | ||
1.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0、吸附除杂预处理,将丙烯酸丁酯尾水泵送至吸附除杂预处理反应器,同时加入吸附脱色剂,搅拌反应10-20min,反应至色度降低至10倍以下后,停止反应并过滤出吸附脱色剂;
S120、吸附脱色剂再生,将步骤S110中过滤后的吸附脱色剂送入再生系统中,经过再生的吸附脱色剂再次送入吸附除杂预处理反应器内;
S130、蒸发预浓缩,将步骤S110中预处理过滤后的出水送入蒸发预浓缩反应器内,蒸发预浓缩反应器上部蒸发出尾水中的少量轻组分和部分水汽,经过冷凝后的蒸出水可以回用或水质达标后直接外排;蒸发预浓缩反应器内生成浓缩液;
S140、聚合反应,将步骤S130中的浓缩液泵送至绝活反应器内,输送过程中设置冷凝控温系统保持反应温度,同时添加共聚剂单体溶液C,搅拌均匀,然后添加引发剂A及引发助剂B组分,开始自由基聚合反应,反应后,形成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溶液;
S150、成品处理,聚丙烯酸钠溶液冷却后形成高分子量的胶体物质,经挤出机挤出呈条状,而后在干燥器内部进行干燥脱水,干燥过程中蒸出的水蒸气冷凝后回收,干燥后的聚丙烯酸钠送入破碎粉碎机粉碎并粉筛,而后包装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0中,吸附脱色剂为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改性活性炭、再生活性炭、沸石、改性沸石、硅藻土、改性硅藻土、凹凸棒土、改性的凹凸棒土、高岭土、改性的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投加量为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质量的0.2%-3.0%;吸附除杂预处理反应时间为5min-60min;吸附除杂预处理反应温度为1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0中,除杂脱色剂的再生方式为清水反洗再生、系统中一级蒸发或二级蒸发蒸出的冷凝水反洗再生、蒸气加热再生、Fenton试剂氧化再生及臭氧氧化再生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0中,浓缩液中丙烯酸钠的浓度为1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0中的聚合反应为常压自由基聚合反应,反应器为搪玻璃反应釜、不锈钢反应器、碳钢防腐反应釜和圆盘式反应器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0中,引发剂A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引发助剂B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氨和亚硫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引发剂A用量为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中丙烯酸钠质量的0.02%-0.25%,引发助剂B用量为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中丙烯酸钠质量的0.05%-0.35%;常压自由基聚合反应温度为10℃-60℃;常压自由基聚合反应时间为60min-48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0中,共聚体溶液C中,共聚单体C总质量和丙烯酸钠的质量比为(0.01-0.10):1,共聚体C可以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淀粉、壳聚糖和木质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50中,干燥机中的干燥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3-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69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