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及隔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7379.5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尹胜;廖榆;陈胜;晏毅;倪汝贤;曾理;付余波;张柳;张微涵;何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74;E04B2/82;E04B1/68;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防 填充 压顶 结构 隔墙 施工 方法 | ||
1.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带(3)、标砖层(4)、挤塑板(6)、柔性密封膏(5)和钢卡件(2);
所述现浇带(3)设置在填充墙(1)的顶部,所述标砖层(4)和柔性密封膏(5)设置在现浇带(3)与顶梁(7)之间的间隙,所述标砖层(4)设置在现浇带(3)与柔性密封膏(5)之间,所述挤塑板(6)置于柔性密封膏(5)内侧;
所述钢卡件(2)设置在顶梁(7)的底部,所述钢卡件(2)设置有多个,多个钢卡件(2)设置在水平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现浇带(3)、标砖层(4)和柔性密封膏(5)置于钢卡件(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墙(1)的顶部置于钢卡件(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带(3)的顶部与顶梁(7)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卡件(2)为U形钢板,所述U形钢板开口朝下设置,所述U形钢板的底部固定在顶梁(7)的底部,所述挤塑板(6)为聚苯挤塑板。
5.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的隔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墙(1)、主体结构柱(8)和构造柱(9);
所述构造柱(9)至少平行设置有两个,设置在两侧的构造柱(9)分别固定在两个主体结构柱(8)的内侧壁,所述构造柱(9)的底部穿过地梁(10)固定在地面,所述填充墙(1)设置在相邻两个构造柱(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墙(1)的顶部与构造柱(9)的顶部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该高度差等于现浇带(3)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9)为钢矩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9)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钢卡件(2),多个钢卡件(2)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构造柱(9)上的钢卡件(2)相对设置,所述填充墙(1)能够嵌入钢卡件(2)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的隔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构造柱(9)的中部通过钢卡槽(11)连接,所述钢卡槽(11)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填充墙(1)能够嵌入钢卡槽(11)内,所述钢卡槽(11)的底部设置有钢圈梁(12),所述钢圈梁(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构造柱(9)连接,所述钢圈梁(12)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钢卡件(2),多个钢卡件(2)设置在水平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所述填充墙(1)能够嵌入钢卡件(2)内。
10.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的隔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构造柱(9),在顶梁(7)的底部固定钢卡件(2);
S2、在相邻两个构造柱(9)之间砖砌形成填充墙(1),使填充墙(1)顶部与顶梁(7)底部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
S3、在填充墙(1)的顶部浇注混凝土形成现浇带(3),使现浇带(3)顶部与顶梁(7)底部之间的间距等于10cm;
S4、在现浇带(3)与顶梁(7)之间依次设置标砖层(4)和挤塑板(6),在挤塑板(6)外侧涂抹柔性密封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73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