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9319.7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0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尚万峰;吴新宇;尹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05;A61B1/273;A61B1/31;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朱伟军;耿慧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套索 驱动 自由度 柔顺 缓冲 内窥镜 | ||
1.一种内窥镜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窥镜头部(1)、柔性连接管(2)与驱动集成箱(3);内窥镜头部(1)通过柔性连接管(2)与驱动集成箱(3)相连;
内窥镜头部(1)包括内窥镜头部前构件(11)、内窥镜头部十字轴(12)、内窥镜头部后构件(13);
所述内窥镜头部前构件(11)与内窥镜头部十字轴(12)的横轴连接,内窥镜头部后构件(13)与内窥镜头部前构件(11)的纵轴连接;
内窥镜头部十字轴(12)的纵轴上固定有内窥镜从动轮I(18),内窥镜头部前构件(11)固定有内窥镜从动轮II(19);
所述驱动集成箱(3)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
第一驱动系统包括集成箱驱动轮(31)、驱动机构(32)、两根内窥镜柔索(33)、内窥镜套管挡板(34);驱动机构(32)驱动集成箱驱动轮(31)转动,两根内窥镜柔索(33)的一端穿过内窥镜套管挡板(34)后分别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分别缠绕并固定于集成箱驱动轮(31)上;第一驱动系统的两根内窥镜柔索(33)的另一端穿过内窥镜套管挡板I(111)后分别按逆时针与顺时针方向分别缠绕并固定于内窥镜从动轮I(18)上;第二驱动系统的两根内窥镜柔索(33)的另一端穿过内窥镜套管挡板II(112)后分别按逆时针与顺时针方向分别缠绕并固定于内窥镜从动轮II(19)上;内窥镜套管(36)穿过柔性连接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集成箱还包括弹簧套管(35);
弹簧套管(35)与内窥镜套管挡板(34)连接,弹簧套管(35)内安装有弹簧(38)与内窥镜套管压头(37),内窥镜柔索(33)穿过弹簧(38)与内窥镜套管压头(37)后进入内窥镜套管(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内窥镜电位器I(17)、内窥镜电位器II(110);
内窥镜电位器I(17)安装于内窥镜头部十字轴(12)相对于从动轮I(18)的另一侧;内窥镜电位器II(110)安装于内窥镜头部十字轴(12)相对于内窥镜从动轮II(19)的另一侧;
内窥镜电位器I(17)采集反馈从动轮I(18)的位置信号,内窥镜电位器II(110)采集反馈内窥镜从动轮II(19)的位置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头部前构件(11)内置有带led电子摄像头(14)与预留功能套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柔索(33)为钢丝绳或者尼龙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套管(36)为承力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从动轮I(18)与内窥镜头部十字轴(12)设计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从动轮II(19)与内窥镜头部前构件(11)设计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套管挡板I(111)与内窥镜头部十字轴(12)设计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套索驱动的两自由度柔顺缓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套管挡板II(112)与内窥镜头部后构件(13)设计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93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