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0198.8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波;范亚卓;赵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0 | 分类号: | B22F9/1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曾勇;罗贵飞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成本 制备 打印 球形 金属粉末 装置 方法 | ||
1.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室(1)、熔炼坩埚(2)、保温坩埚(3)、雾化室(5)、旋转圆杯(6)、高速电机(7)、一级收粉罐体(8)、除尘器(9)、二级收粉罐体(10)和循环风机(11);雾化室(5)为大端封闭的锥形漏斗结构,熔炼室(1)设置在雾化室(5)的大端,熔炼坩埚(2)和保温坩埚(3)设置在熔炼室(1)内,保温坩埚(3)下端设置有导管(4),导管(4)穿入雾化室(5),熔炼坩埚(2)连接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倾倒装置,高速电机(7)输出轴沿雾化室(5)小端穿入并延伸至大端内部,旋转圆杯(6)设置在高速电机(7)的穿入端,并位于导管(4)的下方;雾化室(5)的小端通过管道依次与一级收粉罐体(8)、除尘器(9)和循环风机(11)连接,循环风机(11)的出口端与熔炼室(1)和/或雾化室(5)连通后构成循环回路,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可开闭的进气管(15),二级收粉罐体(10)设置在除尘器(9)的下端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5)上端口直径为2.5~3.5米,下端口直径为0.2~0.3米,且侧壁为双层水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杯(6)为中空的到圆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杯(6)的底部直径为10~25mm,高度为0.2~0.3米,侧壁与底端面的夹角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电机(7)转速为30000~60000rm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坩埚(2)为双层水冷铜坩埚,除尘器(9)为布袋除尘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5)设置在循环风机(11)与熔炼室(1)和雾化室(5)连接的管道上,且进气管(15)上设置有控制阀(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11)出口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和氧含量检测仪(13)。
9.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原料配比和熔炼
将金属原料按照配比加进熔炼坩埚(2),对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一装置抽真空,使得装置的真空度小于0.1Pa,然后充氩气到85~90kpa,打开加热装置对熔炼坩埚(2)加热,加热温度为合金锭过热度50~100℃;打开循环风机(11),然后将熔炼坩埚(2)金属熔液倒进保温坩埚(3),金属熔滴通过导管(4)落到正下方旋转圆杯(6)中;
b、熔滴二次离心雾化,在合金熔滴下落前打开高速电机(7),控制旋转圆杯(6)的转速为30000~60000rmp;
c、粉末收集,在重力和除尘器(9)作用下冷却后的粉末进入一级收粉罐和二级收粉罐;
d、粉末的筛分,将一级收粉罐体(8)和二级收粉罐体(10)内的粉末筛分即可制得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成本制备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路的管道内的压力为90~95kpa,雾化室(5)的氧含量为18至22ppm,通入氩气的纯度为99.999%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01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