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嫁接用树干自动削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105.3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史元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元敏 |
主分类号: | A01G2/32 | 分类号: | A01G2/32;A01G2/3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王慧敏 |
地址: | 615400 四川省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嫁接 树干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核桃嫁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桃嫁接用树干自动削切装置,包括:机体、定位机构、切削机构和斜切机构,所述机体包括用于安装作业机构的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便于手持作业的把手、安装于所述机架用于智能操控的控制面板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对切削进行操控的控制器。本发明中,通过定位机构,可以将嫁接装置自适应固定在砧木上,而后再进行后续切削操作,手持装置将固定机构套在砧木的外侧,然后控制收卷机转动带动收缩束带,使夹持板和固定板紧固的夹持在砧木上,完成装置的使用固定,可以保证后续切削的稳定性,提高切削效果,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砧木,适用范围较高,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桃嫁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桃嫁接用树干自动削切装置。
背景技术
核桃嫁接就是把具有优良特性的核桃的枝条或芽片,嫁接到具有抗寒、抗旱、抗病等优良特性的核桃实生苗上,进行无性繁殖的苗木,也可以理解为通过人工物理手段,将两种以上的植物品种的不同部分结合起来,生长成为一个具有新的特征的植株过程和方法,从嫁接品种角度讲,因为采用品种的芽或枝条进行无性繁殖,稳定的保持了该品种优良特性,所以嫁接核桃苗生产的核桃果实遗传基因相同、果实品质一致,商品价值高,采用了合适的接穗和合适的砧木的嫁接苗长成的大树,具有早产、丰产、果实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现有核桃嫁接方式一般仍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较好的是配备一系列专业剪、削和切的工具,由于核桃嫁接对作业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较高,所需劳动量较大,作业人员在长时间的作业后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嫁接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但随着核桃嫁接市场的增长需求,急需一种可以降低嫁接劳动量的工具,以便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嫁接效率,提高核桃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核桃嫁接用树干自动削切装置,包括:机体、定位机构、切削机构和斜切机构,所述机体包括用于安装作业机构的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便于手持作业的把手、安装于所述机架用于智能操控的控制面板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对切削进行操控的控制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防护箱、夹持于待切削砧木外进行固定的夹持板、连接于所述束带进行紧束的束带、套接于所述束带上对待切削砧木另一侧进行固定的固定板、安装于所述防护箱且用于对所述束带进行收卷的收卷筒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收卷筒作业的收卷机;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限位板、活动卡装于所述机架和限位板内的桁架、设置于所述限位板内和机架侧用于驱动所述桁架升降的电动伸缩杆、活动卡接于所述桁架的刀架、连接于所述刀架用于砧木切削的切削刀、螺纹连接于所述刀架的螺杆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螺杆作业的电机;所述斜切机构包括安装且贯穿于所述刀架的驱动器、安装于所述驱动器驱动端且位于所述刀架内部的异形齿轮、开设于所述刀架内用于所述异形齿轮卡接的齿槽以及开设于所述刀架内且位于所述异形齿轮侧面的调节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装置实现对砧木的竖直切削、倾斜切削和组合切削,满足多种嫁接方式的需求使用,采用自动化装置使得核桃嫁接更加数据化,精准化,规模化,保证嫁接效果,有经验的人员使用操作间接,经验缺少也能做到模板化嫁接,对于核桃嫁接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便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箱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卡固槽,且所述卡固槽与所述固定板适配嵌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固定板嵌装在卡固槽的内部,提高了定位机构连接后机体固定在砧木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切削的稳定性,保证切削精度和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刀架上设有螺纹接头,用于转动调节所述切削刀的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切削刀的角度进行微调,使其根据不同规格的砧木切削的更加准确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元敏,未经史元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