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产电用于脱碳脱硝一体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1184.8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华;周健;韦振祖;余云松;周晨阳;李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产 用于 脱碳 一体化 方法 | ||
一种自产电用于脱碳脱硝一体化方法,将工业烟气通入到吸收塔中,吸收塔中装有基于反应热吸收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混合溶剂,实现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脱除,其中,混合溶剂包括醇胺类溶剂、聚苯胺、铁纳米流体以及醇类溶剂。由于利用了含有聚苯胺和铁纳米流体的混合溶剂基于反应热产生热电效应,在吸收塔中该混合溶剂基于反应热通过聚苯胺和铁纳米流体的作用产生热电效应(自产电),既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脱除,又可以产生电能进行能源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产电用于脱碳脱硝一体化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之一。同时,氮氧化物是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同时脱碳脱硝的工艺设计对于节能减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进行产能可以有效利用废物,进行能源回收。但是,目前而言,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脱除和能源回收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产电用于脱碳脱硝一体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产电用于脱碳脱硝一体化方法,将工业烟气通入到吸收塔中,吸收塔中装有基于反应热吸收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混合溶剂,实现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脱除,其中,混合溶剂包括醇胺类溶剂、聚苯胺、铁纳米流体以及醇类溶剂。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将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脱除后的混合溶液通入到再生塔中,通过外加电场实现混合溶剂再生。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再生塔压力为0.1MPa,温度为80-9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混合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0%-30%的醇胺类溶剂、15%-25%的聚苯胺、18%-28%的铁纳米流体,其余为醇类溶剂。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醇胺类溶剂为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铁纳米流体具体制备过程:将硫酸铁和氨水在20-40℃,1个大气压下超声振荡后,紫外光照射36h-54h,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获得铁纳米流体。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硫酸铁和氨水的质量比1:2.5-1:5,其中,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28%。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滤液质量的2%-7%;表面活性剂为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苯丙醇。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吸收塔中压力为0.1MPa,混合溶剂的温度为3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利用了含有聚苯胺和铁纳米流体的混合溶剂基于反应热产生热电效应,在吸收塔中该混合溶剂基于反应热通过聚苯胺和铁纳米流体的作用产生热电效应(自产电),既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脱除,又可以产生电能进行能源回收。
进一步的,在再生塔中通过外加电场(1-2V)实现溶剂再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形成了吸收塔和再生塔复合体系,给工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自产电用于脱碳脱硝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