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椎体可撑开试模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1293.X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8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姚益奇;陈刘斌;姚柏艇;卓清山;张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椎体可 撑开 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创椎体可撑开试模器械,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柄组件和远端撑开机构,手柄组件的一端与远端撑开机构连接,其中,远端撑开机构包括撑开片和设于撑开片内的支撑柱机构,以及设于撑开片一端的滑动座和设于撑开片另一端的固定座,其中,支撑柱机构的两端与固定座和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支撑柱机构用于控制撑开片沿对角方向或两侧方向撑开。本申请中的微创椎体可撑开试模器械可通过微创通道,在撑开时有更小的阻力,且不易被组织碎屑堵塞,且本方案能测量插入椎体的深度和撑开椎体的高度,能指导后续微创融合器的植入,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微创椎体可撑开试模器械。
背景技术
常规的椎体撑开器为剪刀式,都是在全开放手术下进行,需在人体表切开一个不小于30mm的创口,创口本身就非常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手术恢复时间很长,且创口完全暴露在手术视野下,容易造成手术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椎体可撑开试模器械,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创椎体可撑开试模器械,包括手柄组件和远端撑开机构,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远端撑开机构连接,其中,所述远端撑开机构包括撑开片和设于所述撑开片内的支撑柱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撑开片一端的滑动座和设于所述撑开片另一端的固定座,其中,所述支撑柱机构的两端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柱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撑开片沿对角方向或两侧方向撑开。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组件包括:
手柄;
转柄,所述转柄与所述手柄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盖帽,所述转柄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所述盖帽,所述盖帽的内部、所述转柄的内部和所述手柄的一端内部依次连通形成一内腔;
传动管,所述传动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盖帽并延伸至所述内腔中,所述传动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座连接;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于所述传动管的内部,且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座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滑块,所述传动管的一端外缘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手柄的一端内部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可在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传动管的外侧,其中,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盖帽连接,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座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支撑片,所述传动管的外缘设有所述支撑片,且所述支撑片的外缘与所述外管的内周壁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撑开片包括呈长筒状的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的固定块,其中,所述外壳的径向截面呈矩形,两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并形成对角关系。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滑动座均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支撑柱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组件,每一所述支撑柱组件均包括:
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部结构;
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部结构,且第一齿部结构与所述第二齿部结构相啮合;
转动轴,所述第一齿部结构与所述第二齿部结构分别通过一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撑开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和设于两所述支撑板上的固定块,其中,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滑动座均设于两所述支撑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去残留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类用五谷磨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