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组合加固结构及边坡加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508.8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涂义亮;张瑞;柴贺军;赵明阶;陈晓虎;傅祥;曾彬;李军;兰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力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组合加固结构及边坡加固施工方法,施作用于容纳抗拔件的钻孔,然后开挖容纳抗滑键的基槽;架设抗滑键的模板,制作边坡组合加固结构的钢筋笼,吊装钢筋笼,使抗拔件的钢筋插入钻孔内,抗滑键的钢筋位于基槽及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养护后进行拆模;用已备好的填料进行分层填筑路基,并进行碾压和夯实。上述边坡组合加固结构及边坡加固施工方法,边坡组合加固结构的拉应力主要由腹板承受,压应力主要由翼缘板承受,而大部分混凝土处于翼缘板,因而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其材料得到充分发挥,安装抗拔件,从而在较经济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结构的抗倾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组合加固结构及边坡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山区中修建公路或铁路等工程时,由于地势起伏较大,路基经常采用高挖低填方式处理,即将高于路面设计标高的部分山体开挖掉,并回填至低于路面设计标高的山谷之上,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路基面,以满足工程需要。此种施工方法造成了许多填方路基边坡工程,其稳定对道路工程的施工和运营安全极为重要。为此,通常对填方路基边坡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
目前针对路基填方护坡的措施主要有抗滑键、挡土墙、抗滑桩及其组合结构。传统的挡土墙、抗滑桩或联合锚固等支护结构完全依靠结构自身的力学性能对整个边坡岩土体进行支护,由于整个坡体体积较大,造成施加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巨大,从而设计出的挡土墙或抗滑桩结构尺寸较大,导致工程造价高。
抗滑键是下部嵌入于稳定基岩,上部埋入待加固填方坡体中的一种支护结构。抗滑键是专门针对填方边坡的潜在滑动面进行支护,而对其他较为稳定的区域不支护或弱支护,因而设计出的抗滑键结构相比传统挡土墙或抗滑桩结构更为轻便,工程造价更低。特别是针对山区填方路基边坡工程,在原始基岩与填方的交界面上采用抗滑键进行支护更为适用。
但是,传统的抗滑键呈整体的柱状结构,受力不合理,材料得不到发挥,且容易发生倾覆,导致边坡防护失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抗滑键结构受力不合理,且容易发生倾覆的问题,提供一种边坡组合加固结构及边坡加固施工方法。
一种边坡组合加固结构,包括:
抗滑键,用于部分嵌入基岩内,所述抗滑键包括用于受拉的腹板和用于受压的翼缘板,所述翼缘板具有朝向坡顶的翼缘板内面及朝向坡底的翼缘板外面,所述腹板与所述翼缘板的翼缘板内面连接,且所述腹板沿边坡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翼缘板至少超出所述腹板一侧;及
抗拔件,用于嵌固于基岩内,所述抗拔件与所述腹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板远离所述翼缘板内面的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沿边坡深度方向与所述翼缘板内面的距离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板与所述翼缘板外面相垂直,所述翼缘板超出所述腹板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缘板内面与所述翼缘板外面的距离,从所述翼缘板的边缘到所述腹板的方向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板内设有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翼缘板内设有构造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和所述构造钢筋通过第一箍筋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拔件为抗拔桩、锚杆或预应力锚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拔件为抗拔桩,所述抗拔桩内设有第二纵向钢筋。
一种边坡加固施工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边坡组合加固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施作用于容纳抗拔件的钻孔,然后开挖容纳抗滑键的基槽;
架设抗滑键的模板,制作边坡组合加固结构的钢筋笼,吊装所述钢筋笼,使抗拔件的钢筋插入所述钻孔内,抗滑键的钢筋位于所述基槽及所述模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空气清新机
- 下一篇: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及其摄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