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及其摄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511.X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铸鑫;何涛;李美琴;金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G03B17/55;B08B1/00;B64D45/00;B64D47/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朱召云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无人机 摄影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且位于支撑架(2)之间固定安装有垫板(3),所述垫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杆(4),所述吊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5),所述垫板(3)的底部且位于吊杆(4)的外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罩(6),所述垫板(3)的底部且位于防护罩(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7),所述防护罩(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9),所述竖板(7)相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筒体(10),所述筒体(10)相背的一侧插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筒体(10)内部的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的外部套接有位于筒体(10)内部的复位弹簧(12),所述控制杆(11)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竖板(7)并延伸到定位槽(9)内部的插钉(13),所述防护罩(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4),所述防护罩(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发热棒(15),所述防护罩(6)的内底壁且位于发热棒(1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6),所述防护罩(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7),所述防护罩(6)的底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1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所述防护罩(6)的底部且位于控制器(1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竖板(19),所述竖板(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20),所述托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推杆(21),所述驱动推杆(2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延伸板(22),所述延伸板(2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防护罩(6)相接触的刮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6)为钢化玻璃,所述竖板(7)为铝合金板,所述定位槽(9)和插钉(13)相匹配,所述插钉(13)相对的一侧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11)包括拉杆、压盘和拉柄,所述筒体(10)相背的一侧插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筒体(10)内部的拉杆,所述拉杆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盘,所述拉杆相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为聚氨酯板,所述发热棒(15)的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棒(15)、驱动推杆(21)和温度传感器(17)均与制器(18)电连接,所述发热棒(15)、温度传感器(17)和控制器(18)均与蓄电池(1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22)为铝合金板,所述刮板(23)为海绵板。
7.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无人机本体(1)飞行到空中,通过摄像头(5)拍摄影像,地面接收摄像头(5)拍摄画面,通过无人机本体(1)的地面控制装置控制无人机本体(1)移动;
2)当地面接收画面看出防护罩(6)脏污,远程发送信号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开启驱动推杆(21)带动刮板(23)上下移动擦拭防护罩(6);
3)当地面接收画面看出防护罩(6)起雾,远程发送信号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开启驱动推杆(21)带动刮板(23)上下移动擦拭防护罩(6);
4)温度传感器(17)检测到环境温度并传给控制器(18),当温度低于控制器(18)内的预设值时,控制器(18)开启发热棒(15)将防护罩(6)内温度加热到控制器(18)内预设值后关闭发热棒(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无人机摄影设备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无人机本体(1)飞行到空中,通过摄像头(5)拍摄影像,地面接收摄像头(5)拍摄画面,通过无人机本体(1)的地面控制装置控制无人机本体(1)移动,摄像头(5)包括摄像装置和信号传输装置,无人机与地面控制器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5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