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含硫挥发性有机物的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936.0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瑶姬;朱廷钰;王健;邓丽萍;李先锋;黄坚;徐文青;方华;张琪;孙浩;王义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9/02 | 分类号: | C01B39/02;B01J20/18;B01D53/0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挥发性 有机物 ag 负载 多级 孔道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含硫挥发性有机物的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为负载有Ag+的多级孔道分子筛,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同时具有介孔结构和微孔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脱除含硫VOCs的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中,Ag+可以与含硫VOCs形成Ag‑S键,使原有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避免含硫VOCs被其他吸附质挤占吸附位点,极大的增强分子筛对于含硫VOCs的吸附能力;其次,该分子筛使用高硅USY(ultra‑stable Y)分子筛作为骨架,通过碱处理改性使微孔分子筛内部形成介孔结构;本发明采用同时具有介孔结构和微孔结构的多级孔道分子筛,可以强化分子筛内传质;并通过离子交换负载Ag+,增强分子筛对于含硫VOCs的吸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物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除含硫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VOCs广泛存在于制药、化工等行业,上述行业污水站生化处理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恶臭的含硫VOCs,如硫醚、硫醇等,是PM2.5和近地表臭氧的重要源头。同时,含硫VOCs臭气阈值极低,如甲硫醚嗅阈值为0.003ppm,造成生产生活区域环境恶化。
VOCs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吸附、吸收、膜分离、冷凝等技术为代表的回收技术,以及燃烧(蓄热、催化)、等离子体、光催化等为代表的销毁技术。实际应用中,通常为各技术的组合形式,以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其中,以吸附结合后处理组合技术是最为常见的组合技术之一,通过吸附浓缩,可以将低浓度VOCs富集为高浓度VOCs,便于后续采用冷凝、燃烧等技术手段实现VOCs废气高效经济治理。
目前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等,前者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且微孔丰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较高VOCs吸附容量,但存在吸附后再生困难且易燃等问题;而分子筛以其与活性炭接近的VOCs吸附容量及较高的热稳定性正逐渐替代活性炭,成为VOCs吸附浓缩技术的研究热点。分子筛是一系列可筛选分子的硅铝酸盐材料,其基本骨架由SiO4、AlO4四面体和不同维数的孔道体系所构成,并通过氧原子结合而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结晶,这使得分子筛内部形成了较大的空腔,可吸附并储存大量分子。同时,分子筛结构上还有分子级、孔径分布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的孔穴,不同类型分子筛孔径范围不同,可对吸附质有效地识别并筛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分子。与活性炭相比,分子筛的吸附容量略小,但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能在较高温度下脱附再生(如丝光沸石分子筛在900℃下结构才会被破坏),且分子筛脱附的能耗相对更低。现有吸附VOCs分子筛为微孔分子筛,介孔分子筛由于孔道尺寸大,吸附容量极低。
由于含硫VOCs通常仅为C2或C3分子,较小的分子尺寸不容易被吸附剂捕获,无论是活性炭或分子筛用于含硫VOCs吸附存在吸附容量低且吸附位容易受其他VOCs挤占等问题。因此,制备具有较高含硫VOCs吸附容量的吸附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脱除含硫挥发性有机物的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这种脱除含硫挥发性有机物的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为负载有Ag+的多级孔道分子筛,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同时具有介孔结构和微孔结构。
作为优选,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中Ag+与含硫挥发性有机物形成Ag-S键,使原有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避免含硫VOCs被其他吸附质挤占吸附位点,极大的增强分子筛对于含硫VOCs的吸附能力。
作为优选,Ag+负载多级孔道分子筛为同时具有介孔结构和微孔结构且负载有Ag+的USY分子筛,该分子筛骨架为USY分子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训练方法、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热虹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