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的多绕组变压器及船舶电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2532.3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虎;曹征宇;刘芳;陈霖;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04 | 分类号: | H01F30/04;H01F27/32;H01F27/29;H01F27/23;H01F27/02;H01F30/12;H02B1/00;H02B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金学来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绕组 变压器 电力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的多绕组变压器及船舶电力系统,多绕组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多个副边绕组,多绕组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输入电压与船舶电力系统中独立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输入电压相对应,副边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船舶电力系统中独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对应;多绕组变压器上安装有环氧树脂套管,环氧树脂套管用于套设在多绕组变压器的接地电缆上;接地电缆的一端与多绕组变压器的接地引线连接,接地电缆的另一端接地。本发明通过将船舶电力系统中输入电压相同的多个独立变压器组合成一个多绕组变压器,并使用环氧树脂套管套设在多绕组变压器的接地电缆上,减少了变压器的数量、减少了安全隐患,满足了防腐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多绕组变压器及船舶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电力系统包括产生电能的电源装置、分配电能的配电装置、传输电能的电力传输线和各类消耗电能的负载。负载分为满足SOLAS(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范要求的安全负载和非安全负载。船舶电力系统中的不同负载要求的输入电压不相同,比如动力系统中各类发电机包括舵机、起货机等使用380伏输入电压,而照明电器包括各类照明灯具、生活用电器,导航仪设备等使用220伏的输入电压。为了满足不同输入电压要求,配电装置中通过变压器设置多种传输电网,包括动力电网、照明电网和应急电网等,各个电网又通过变压器给不同负载供电。
现有的船舶电力系统中,多采用独立式变压器形式,即变压器的副边是单绕组形式,如图1所示,独立变压器T1到独立变压器Tn的原边输入电压相同,独立变压器T1到独立变压器Tn的副边输出电压out1到outn分别输出相同或不相同的电压。由于每个独立变压器的副边仅有一路输出电压,导致变压器数量较多。变压器的应用环境是高盐度的海上区域,变压器的防腐等级需达到相关标准的规定。变压器的接地电缆通常通过瓷套管引出,通过软连接与铜排连接并裸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盐雾腐蚀,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防腐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船舶电力系统中采用独立式变压器形式造成变压器数量较多、变压器的接地电缆裸露在空气中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盐雾腐蚀,无法满足防腐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多绕组变压器及船舶电力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船舶的多绕组变压器,所述多绕组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多个副边绕组,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输入电压与船舶电力系统中独立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输入电压相对应,所述副边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船舶电力系统中独立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输出电压相对应;
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升高座上安装有环氧树脂套管,所述环氧树脂套管用于套设在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接地电缆上;
所述接地电缆的一端与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接地引线连接,所述接地电缆的另一端接地。
本方案通过将船舶电力系统中原边输入电压相同的多个独立变压器组合成一个多绕组变压器,该多绕组变压器的每个绕组的输出电压与原来的独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对应,减少了变压器的数量和变压器中接地电缆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减轻了船舶的重量,并使用环氧树脂套管套设在多绕组变压器的接地电缆上,使得变压器的接地电缆不再裸露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减少了安全隐患,满足了防腐要求。
较佳地,所述多绕组变压器设置于金属材质的保护箱内。
较佳地,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用于连接非安全负载。
本方案通过将与非安全负载连接的原边输入电压相同的多个独立变压器组合成一个多绕组变压器,该多绕组变压器的每个绕组的输出电压与原来的独立变压器的副边输出电压相对应,减少了变压器的数量和变压器中接地电缆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减轻了船舶的重量。
较佳地,所述多绕组变压器为三相变压器。
较佳地,所述多绕组变压器为两相变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2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