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变电站防雨雪防尘的安防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3082.X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平;张彬;帅小应;周爱平;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5K7/2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计算 变电站 雨雪 防尘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变电站防雨雪防尘的安防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体,监控主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监控主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散热风扇输出气流导至监控主体摄像端口处进行清理的排风清理机构,监控主体的摄像端口处设置有探头传感器,探头传感器被装配用于测量监控主体内的实时温度并上传至后台云端服务器集中做伺服监控,监控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散热风扇输出气流导至其输入端进行清理的回风清理机构。该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变电站防雨雪防尘的安防监控装置,通过散热风扇输出的高温气流将钢化玻璃上的灰尘和雨雪清理干净,同时一部分气流会从回风口输入至导流块内以将积聚在过滤网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变电站防雨雪防尘的安防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安防监控系统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可以实时、形象和真实地监控被监控对象,便于工作人员把控现场的情况,还可以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并通过录像机将现场的情况记录下来,便于工作人员后续的复查工作,在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变电站的各个监控点安装监控摄像头,使工作人员在后台即可了解现场的情况,并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人员调动,非常的智能化。
但是现有的安防监控摄像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摄像头镜片表面容易粘附大量的灰尘,且在雨雪天气时,雨滴及雪花也容易粘附在摄像头上,这些灰尘和雨雪会极大的干扰摄像头的摄像精度,影响摄像头的摄像效果,同时现有的安防监控摄像头内部散热系统在运行时,其输入端的过滤网上会积聚大量的杂物,这些杂物若不及时的清理,会影响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导致安防监控摄像头内部的高温气流无法及时的排出,影响安防监控摄像头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若是人工清理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摄像头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变电站防雨雪防尘的安防监控装置,可以将粘附在摄像头上的灰尘和雨雪清理干净,同时将积聚在散热系统过滤网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变电站防雨雪防尘的安防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体,所述监控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遮蔽雨雪的外保护壳,所述监控主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监控主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散热风扇输出气流导至所述监控主体摄像端口处进行清理的排风清理机构,所述监控主体的摄像端口处设置有探头传感器,所述探头传感器被装配用于测量所述监控主体内的实时温度并上传至后台云端服务器集中做伺服监控,所述监控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散热风扇输出气流导至其输入端进行清理的回风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所述监控主体为圆形中空结构,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监控主体的内部,所述监控主体的输出端口处安装有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探头主体远离于所述监控主体输出端口处的一端,所述监控主体内还自所述散热风扇向所述探头主体方向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开关稳压电源。
优选的,所述监控主体的输出端口处还安装有玻璃安装罩,所述玻璃安装罩与所述探头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探头主体的钢化玻璃。
优选的,所述排风清理机构包括过滤基座,所述监控主体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所述散热风扇输入端一侧的进风口,所述过滤基座设置于所述进风口输入端的端口上。
优选的,所述排风清理机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过滤基座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排风清理机构还包括过滤盖板,所述过滤盖板安装于所述过滤基座的输入端,并被装配用于将所述过滤网固定在所述过滤基座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排风清理机构还包括进风防护网,所述进风防护网设置于所述过滤盖板上,并紧密贴合于所述过滤网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学院,未经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