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4065.8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少芸;游力军;王建华;郑智娟;刘旖;钟宝华;韩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3/12 | 分类号: | A01N33/12;A01N43/16;A01N59/06;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多糖 消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0.8~3份葡聚糖和0.5~3份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10~50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05~0.5份氢氧化钠,将混合液在35~60℃下水浴加热0.5~6h,再在60~90℃下旋转蒸发,干燥后即得到阳离子葡聚糖;将1~20份氯化镁溶于10~40份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加入0.5~5份阳离子葡聚糖,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该消杀剂适用于低温和常温环境,其低温有效作业环境温度可低至‑20℃,具有高效的杀菌和低温抗凝的功能,可用于冷链产品外包装细菌的消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之下,为进一步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进口冷链物流主要采用人工或机器喷雾消毒方式;消毒液需覆盖冷链食品外包装所有外表面,并保证足够的剂量和消毒时间。
然而,由于冷链食品消毒效果受到消杀剂、消毒方式及消毒作用时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低温冷链食品消毒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低温条件下,消杀剂易凝结、难以弥散、难以充分接触病原体,其消毒因子杀菌活性会降低,较难达到理想消毒效果,而目前能适用于低温冷冻条件下使用的消杀剂非常少;(2)现有消杀剂不适宜直接用于果蔬、肉类、水产、肉食制品等食品的消毒杀菌;(3)消杀剂中的化合物会对现场长时间工作的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开发出一种高效且适用于低温条件下使用的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杀剂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消杀剂在低温情况下易凝结、难以弥散、难以充分接触病原体、消毒因子杀菌活性会降低、难达到理想消毒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葡聚糖和2, 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将混合液水浴加热,产物通过旋转蒸发分离后干燥,得到阳离子葡聚糖;
②将氯化镁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加入步骤①中得到的阳离子葡聚糖,即得到本发明提供的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
其中,所述步骤①中合成阳离子葡聚糖的原料及重量份数为:
葡聚糖0.8~3份;
2, 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5~3份;
去离子水10~50份;
氢氧化钠0.05~0.5份。
所述步骤①中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5~60℃,时间为0.5~6h。
所述步骤①中旋转蒸发的温度为60~90℃。
所述步骤②中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的原料及重量份数为:
氯化镁1~20份;
去离子水10~40份;
阳离子葡聚糖0.5~5份。
一种如上述方法所得的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
上述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在冷链食品消毒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可直接作用于冷链、冷库等低温环境,能在冷链集装箱、冷库等储运空间内使用过程中保证其在-20℃以上不凝固,并渗透冰冻层表层至外包装表面,对细菌进行消杀,具有高效、安全、经济且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对于疫情防控和冷链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杀效果。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阳离子聚多糖消杀剂对大肠杆菌的消杀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