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4486.0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邵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3/14 | 分类号: | A61H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邢彬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供给 氧气 智能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涉及医疗器具领域。该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该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包括固定板、防护气囊、固定卡扣、固定片和换气机构,固定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端外壁,固定片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黏力贴,防护气囊的一端通过连接层与固定板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防护气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且固定板的顶端外壁开设有与固定卡扣相适配的卡接槽,用于对固定板内部进行给氧的换气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通过换气机构能够加快固定板内部的气体流通。该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防护气囊能够促使保护膜内部的气体流通,加快了伤口处附近的气流流通,加强了给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氧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控制细菌的生长与扩散;同时由于伤口周边毛细血管的破坏造成细胞缺氧不利于细胞再生;而外部给氧有利于细胞的再生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
传统的管道给氧装置不利于病人的活动,采用供氧敷料则供氧时间较短,同时频繁的更换易导致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水分和空气中的病菌也易进入到伤口处,影响到伤口的愈合速度,需要一种新型的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管道给氧装置不利于病人的活动,采用供氧敷料则供氧时间较短,同时频繁的更换易导致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水分和空气中的病菌也易进入到伤口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包括固定板、防护气囊、固定卡扣、固定片和换气机构,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外壁,所述固定片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黏力贴,所述防护气囊的一端通过连接层与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气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且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卡扣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用于对固定板内部进行给氧的换气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通过换气机构能够加快固定板内部的气体流通。
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进气管、连接绳、固定塞,所述固定板内部留有空腔,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壁,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塞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塞与所述进气管相适配,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空腔相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口。
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换气孔,所述连接管卡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与所述插接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插接管与所述防护气囊的底端间留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可设置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内部设置有可产生氧气的氧化剂,该氧化剂可以是能够产生氧气的过碳酸钠等物质,保护膜的内部还设置有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防护气囊内壁的上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防护气囊的底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换气口,防护气囊中的气体可以通过换气口与固定板内部进行流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外壁设置有用于对纱布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弹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将纱布与保护膜分开放置,能够便于更换,防止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外壁开设有矩形通气槽,且所述矩形通气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通气滤网。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二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