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铁轨修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4493.0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红火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02 | 分类号: | E01B31/02;E01B31/12;E01B3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轨道 通用 铁轨 修正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铁轨修正装置,包括铁轨、本体和推把,所述本体活动卡接在铁轨的轨头外侧面,所述推把固定安装在本体顶部的后侧,所述铁轨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铁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定位柱。本发明通过位于定位管内部的移动水进行传动并推动传动双环向压力传感器的方向移动,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受压力来进行问题区域反馈,进而控制液压杆移动,并在密封块和修正机构的配合下完成修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解决了铁轨的修正区域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具有定位精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铁轨修正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指的是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的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其主要由铁轨和行驶在铁轨上的列车组成,最典型的就是位于城市内的地铁和轻轨,它们与传统火车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在城市内部运行并运行一定规模的客流量,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于支撑列车行走的铁轨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变形,这将导致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磨损的情况。
目前,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用铁轨的修正,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在修正铁轨时,无法精准定位问题区域,铁轨的一些弯曲和变形区域的程度过小时,修正装置便无法定位,导致无法发现铁轨的弯曲区域和变形区域,因此也就无法实现修正操作,长期下来会导致铁轨修正不到位,甚至问题频出。
另外,在修正过程中,修正装置必然会与铁轨产生摩擦,长此以往将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一方面会传导至铁轨,导致铁轨发生轻微的热胀冷缩,进而使得修正装置无法准确判断铁轨变形的程度,给后续的修正工作产生干扰。
在进行修正工作时,现有的修正装置无法稳定地运行,为了保证修正的可靠性,普遍采用人工推进,现有技术中,缺乏位于装置外侧面两边的保护导向机构,导致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会造成装置的不规律修正,从而影响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铁轨修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铁轨修正装置,包括铁轨、本体和推把,所述本体活动卡接在铁轨的轨头外侧面,所述推把固定安装在本体顶部的后侧,所述铁轨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铁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轮,所述定位管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传动双环,所述定位管的内部填充有移动水,所述铁轨的底部设置有修正机构,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清洁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柱和定位管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管位于本体底部的前侧,所述修正机构位于本体底部的后侧,所述本体内部的后侧开设有传动孔,所述本体顶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修正机构的顶部与传动孔连通,所述本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稳定清洁机构,如图3所示,铁轨正面放置于本体的顶部,由于设置有稳定清洁机构,使得放置在本体上面的铁轨在移动时不至于偏离移动路线,通过稳定清洁机构使得本体的外侧面与稳定清洁机构的内侧面更加贴合,还能将位于本体外侧面的铁锈进行刮除,保证了本体外侧面的清洁,同时,随着铁轨的向前移动,第二转轮将被本体内侧面的问题区域进行干扰和感应,此时便会带动定位板和定位柱向定位管的内部移动,通过压缩位于定位管内部的移动水带动传动双环向压力传感器进行移动和按压,此时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后便会向通过电路控制液压杆,使得液压杆的伸缩端带动密封块下移,最终使得修正机构进行铁轨的修正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红火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红火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向伤口供给氧气的智能给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叉车用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