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前后端分离技术的三维电气火灾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4683.2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4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吕银华;肖天华;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辰城市应急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25/08;G08B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黄小灵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后端 分离 技术 三维 电气 火灾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前后端分离技术的三维电气火灾预警系统,电气火灾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通过信号连接的电气火灾监控终端、以太网通信模块、服务器端和电气火灾监控平台,所述电气火灾监控终端包括电源模块、探测器主控制器模块、传感器模块、RS‑485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并且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可能引发电气火灾的电流、电压、温度、剩余电流、功率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数据分析,在3D可视化界面上实现了用电安全信息的远程实时监控和电气火灾隐患的实时预警,精确定位火灾隐患发生的位置,将电气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火灾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前后端分离技术的三维电气火灾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个体和私营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人们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存在侥幸心理,将住宿、生产、经营等功能同时混合在一起。这种场所面积小、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当火灾隐患却十分突出:建筑物耐火等级不高,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生产生活设备较多,功率较高,极易发生火灾。这也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电气火灾预警系统。然而,传统的电气火灾预警系统仅检测导线温度和剩余电流的大小,忽略了电气线路过载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同时电气火灾客户端仅能显示监测数据,难以及时和准确地反映电气火灾隐患发生的位置,用户无法通过客户端远程关闭电源总开关,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而且传统的电气火灾监控终端使用C/S架构模式,需要为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的客户端,会使代码冗杂,可读性和维护性下降。现有技术中,有提出了采用建筑设计图的方式,发生火灾隐患时,根据传感器的编号信息在2D总览图中标红,解决了传统客户端无法反映火灾隐患发生位置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建筑设计图晦涩难懂,提高了软件使用的门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前后端分离技术的三维电气火灾预警系统,通过前后端分离技术将前端和后端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前端通过WebGL技术实时在浏览器中渲染3D画面,后端再通过Ajax技术从服务器获取数据显示在html上,运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用户无需安装客户端程序就可以通过浏览器实时监控当前各个区域电流、电压、剩余电流等用电数据信息,当发生电气火灾隐患时,用户可以3D可视化界面中定位电气隐患位置并远程关闭电源总开关,大大降低电气火灾隐患预警和处理的难度,给人们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前后端分离技术的三维电气火灾预警系统,电气火灾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通过信号连接的电气火灾监控终端、以太网通信模块、服务器端和电气火灾监控平台,所述电气火灾监控终端包括电源模块、探测器主控制器模块、传感器模块、RS-485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剩余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功率传感器,所述存储模块分别采用AT24C256芯片和W25Q256FVFIG芯片作为EEPROM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采用网络继电器控制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测器主控制器模块的主控芯片采用STM32F407ZGT6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流传感器为开环式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是霍尔电压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由以太网芯片W5500、网络变压器HY601680和RJ45模块组成,所述以太网芯片W5500通过SPI方式与探测器主控制器模块进行通讯,以太网芯片W5500通过网络变压器HY601680与RJ模块相连,将从探测器主控制器模块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辰城市应急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辰城市应急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