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错时浇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4763.8 | 申请日: | 202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媛;戚梦林;宋亮;苏少静;陈思明;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错时 浇注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铸造领域的浇注控制结构,公开了一种错时浇注结构,包括箱体和堵头;所述堵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连接设置有进流通道并将所述进流通道和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连接内浇道,浇注前,所述堵头封堵所述内浇道的内浇口;所述进流通道和所述内浇道的一侧分别与铸件型腔相连通;浇注时,所述铸件型腔的浇注液上升至所述内浇道的高度时,所述堵头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活动,使所述内浇道和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浇注过程中的精准度,降低铸件冷隔、缩松风险及夹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领域的浇注控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铸件的阶梯式浇注系统的浇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大型铸件因浇注问题产生的冷隔、缩松等缺陷,多采用阶梯式浇注系统,即在铸件的不同高度、不同部位设置多个浇注系统,浇注系统从上往下分别为一级浇注系统、二级浇注系统、三级浇注系统等等。但阶梯浇注系统多存在铁水不能平稳的进入型腔的问题。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同时用两个以上的浇注系统,每个浇注系统的直浇道口处设置一个浇口盆,或者所有浇注系统都接入同一个浇口盆的不同进流点。通过浇注工在不同的时间挑堵使分布在不同高度的浇注系统在型腔液面高度达到相应高度时开始进流,但操作方法要求高、难度大,且不能精确控制到型腔液面刚好达到相应进流点时,相应进流点开始进流。另外,多个浇注系统、甚至多个浇口盆的设计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阶梯式浇注系统浇注控制不精确、操作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阶梯式浇注系统的错时浇注结构,所述错时浇注结构通过在型腔液面达到相应进流点高度时,进流点自动开始进流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多个浇注系统、多个浇口盆带来的操作困难、生产成本高、浇注过程控制差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错时浇注结构,包括箱体和堵头;所述堵头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连接设置有进流通道并将所述进流通道和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连接内浇道,浇注前,所述堵头封堵所述内浇道的内浇口;所述进流通道和所述内浇道的一侧分别与铸件型腔相连通;浇注时,所述铸件型腔的浇注液上升至所述内浇道的高度时,所述堵头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活动,使所述内浇道和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为同心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一通孔上分别连接设置有所述内浇道,一侧所述的内浇道上连接有横浇道,另一侧所述的内浇道上连接有所述铸件型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错时浇注结构还包括堵头顶杆,所述堵头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相顶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堵头顶杆为螺纹杆,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堵头顶杆相配合的内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的腔室沿朝向底部方向逐渐变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堵头的顶面高度高出所述开口15mm~30mm,并套设至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大小大于所述堵头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堵头为空腔结构,材质为陶瓷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材质为陶瓷材料。
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阶梯式浇注系统,使用如上所述的错时浇注结构,尤其适用于在两级以上的阶梯式浇注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