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4897.X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狄昌;姚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声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入簇仓,所述入簇仓的右侧设有入簇口,所述入簇口上侧的固定板通过螺丝与梳齿上的螺孔连接,所述梳齿通过螺孔和螺丝与装置本体右侧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中右侧开有出茧口,所述装置本体右端开有空腔。本发明可以快速地将蚕簇上的蚕茧收集,使用便捷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而丝绸的主要原料是蚕丝,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通过对蚕的培育后而收获劳动成果,蚕成熟时会结茧,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在养蚕过程中,蚕将蚕茧结在簇具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将其逐个取下,采茧效果很低,人工成本太高。
例如,专利号为202010666478.3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蚕茧采集机,包括侧板架、脱茧机构、定位压合机构、移茧机构、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侧板架由四块侧板呈矩形首尾垂直固接而成,且侧板架的顶部四角均分别固接有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定位压合机构由第一活动杆、方形槽、压合板、开口槽、第一定位钩板、销轴、第一连杆、套杆、偏心套、摇把、第二活动杆、第二连杆、第二定位钩板、套板和第三定位钩板组成,脱茧机构由托板、顶茧柱、顶杆、铰接套、支杆、连接架和踏板组成,移茧机构由导杆、导套、固定杆、安装板和推动杆组成。
使用这种蚕茧采集机虽然整机采用无动力机械设计,装置运行平稳,但使用过程中不能快速地将蚕簇上的蚕茧收集,使用不便捷,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蚕茧采集机,使用这种蚕茧采集机可以快速地将蚕簇上的蚕茧收集,使用便捷高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入簇仓,所述入簇仓的右侧设有入簇口,所述入簇口上侧的固定板通过螺丝与梳齿上的螺孔连接,所述梳齿通过螺孔和螺丝与装置本体右侧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中右侧开有出茧口,所述装置本体右端开有空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梳齿有若干个,且等间距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所述梳齿的间距为4~8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茧口位于梳齿的正下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茧口的宽小于入簇仓的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簇仓的大小与蚕簇的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的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或扇形或月牙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的形状为月牙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的两侧边缘最长距离为8~12cm。
由于本发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带有蚕茧的蚕簇放置于入簇仓内后,使用者用手往梳齿放下推动,梳齿顺势将蚕簇上的蚕茧梳理下来,使用者可以在出茧口下方集中收集蚕茧,使用便捷高效,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梳齿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高效桑茧采集装置的左视图
图中:1为装置本体,2为入簇仓,3为入簇口,4为固定板,5为梳齿,6为螺孔,7为螺丝,8为空腔,9为出茧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声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声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