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工艺品加工用旋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4911.6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纳盛五金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D37/18;B21D3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工艺品 工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金属工艺品加工用旋压装置,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其右上端的支撑架(38),所述支撑架(38)上端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柱(36),所述第二转动柱(36)内部设有一个安装腔(35),所述安装腔(35)左侧安装有一个旋转电机(39),所述旋转电机(3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0)连接有一个方便工件(15)紧压的旋转圆盘(41),所述旋转圆盘(41)中间位置设有便于工件(15)上中心孔固定的定位件,所述底座(11)左侧安装有一个支撑竖板(12),所述支撑竖板(12)上转动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转动柱(19),所述第一转动柱(19)右端设有一个与旋转圆盘(41)同轴设置的挤压定位块(23),所述挤压定位块(23)连接用于带动其紧压工件(15)的挤压推动杆(18);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一侧设有用于抵压工件(15)以使得其发生形变的滚压组件,所述滚压组件包括一个旋转驱动件(24),所述旋转驱动件(24)的输出端阵列分布有多个抵压架,抵压架端部转动设有一个抵压轮(25),所述旋转驱动件(24)安装在连接横杆(26)一端,所述连接横杆(26)另一端与纵向滑动座(29)连接固定,所述纵向滑动座(29)滑动设置在水平滑动座(28)上,所述纵向滑动座(29)上端连接用于带动其上下滑动的纵向推动杆(27),所述水平滑动座(28)连接用于带动其左右运动的水平推动杆(30);
所述第一转动柱(19)上设有用于对工件(15)表面进行散热和润滑的散热润滑组件,所述第二转动柱(36)上设有用于调节模具直径的抵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工艺品加工用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第二转动柱(36)外侧的滑动套座(47),所述滑动套座(47)右端设有若干个引导杆(34),每个引导杆(34)滑动穿过设置在第二转动柱(36)外侧的导向环架(37),每个引导杆(34)外侧都与固定圆环(33)内壁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圆环(33)外侧设有一个传动滑杆(32),所述传动滑杆(32)上端滑动套设有一个传动滑套(31),所述传动滑套(31)与水平滑动座(28)下端连接固定;
所述滑动套座(47)左端外侧分布有若干个调节滑槽(49),每个调节滑槽(49)中都滑动配合有一个调节滑块(50),调节滑块(50)连接用于带动其水平移动的微调驱动件,所述调节滑块(50)上端转动设有一个第二转动杆(46),所述第二转动杆(46)上端与第一转动杆(42)下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2)端部转动设有一个抵压钢珠,多个阵列分布在第二转动柱(36)外侧的钢珠构成了工件(15)成型的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工艺品加工用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滑块(50)上与第二转动柱(36)轴线平行设置的螺孔,该螺孔中配合设有一个调节螺杆(48),所述调节螺杆(48)左端与调节滑块(50)左端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调节螺杆(48)右端通过传动杆与调节电机(44)的输出端连接,靠近调节电机(44)的传动杆外侧设有一个传动齿轮(45),所述传动齿轮(45)所在的第二转动柱(36)外侧转动设有一个传动齿环(43),所述传动齿环(43)与传动齿轮(45)相互啮合,通过传动齿轮(45)和传动齿环(43)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多个调节螺杆(48)同步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工艺品加工用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润滑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竖板(12)内部的缓存腔(17),所述缓存腔(17)内底部设有用于存储油液的油液池(13),所述第一转动柱(19)内部阵列分布有若干个呈L型的导流通道(21),所述导流通道(21)左端穿出第一转动柱(19)侧面,所述导流通道(21)左端口处设有用于引导空气进入的进气叶片(20),所述导流通道(21)右端口朝向工件(15)端面设置,所述缓存腔(17)内部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油管,油管下端没入油液池(13)内底部,所述油管上端口靠近第一转动柱(19)表面设置,所述缓存腔(17)内部的第一转动柱(19)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导流通道(21)连通的负压槽口(22),负压槽口(22)位置与油管上端口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纳盛五金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纳盛五金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9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