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及发动机正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5253.2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良;陈翠翠;王金东;岳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8 | 分类号: | F01L1/348;F02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郭利娜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正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及发动机正时控制方法。该发动机正时系统,包括正时传动带、套设于曲轴上的曲轴传动轮及套设于凸轮轴上的凸轮轴传动轮,正时传动带分别绕设于曲轴传动轮和凸轮轴传动轮上;第一磁块,设置于曲轴传动轮或曲轴上;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磁块的位置;第二磁块,设置于凸轮轴传动轮或凸轮轴上;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磁块的位置,根据曲轴传动轮相对于凸轮轴传动轮的相对位置,用于判断正时传动带是否出现跳齿故障。该发动机正时系统,能够有效识别曲轴传动轮和凸轮轴传动轮的转动状态,根据曲轴传动轮相对于凸轮轴传动轮的相对位置,用于判断正时传动带是否出现跳齿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及发动机正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气缸内反复进行进气、压缩、做功及排气四个过程,每个过程需要与活塞的运动状态和位置相配合,使进气和排气与活塞升降相互协调起来。为此,在发动机内设置有发动机正时系统,在曲轴的带动下将驱动力传递给凸轮轴,使发动机的进气门、排气门在适当的时候开启或关闭,以保证发动机的气缸能够正常的吸气和排气,发动机正时系统起到了中间桥梁的作用。
现有发动机正时系统包括曲轴、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正时链条、正时主动链轮、正时从动链轮及张紧器,正时主动链轮套设于曲轴的外部,排气凸轮轴的一端外部套设有正时从动链轮,排气凸轮轴另一端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于进气凸轮轴。在正时主动链轮和正时从动链轮上套设有正时链条,正时链条通过张紧器进行张紧。
由于单一结构的正时链条需要同时与正时主动链轮和正时从动链轮接触和传动,传动工作范围大、时间长,长时间下正时链条易磨损变形或张紧器出现松弛,影响正时链条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跳齿脱链的情况。如果正时链条出现跳齿时,会造成发动机正时误差,打破原有配气机构工作规律,使发动机出现性能劣化、活塞撞气门等故障,严重情况下可能相继出现活塞拉缸、捣缸等故障,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及发动机正时控制方法,能够对跳齿故障进行识别,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正时系统,包括正时传动带、套设于曲轴上的曲轴传动轮及套设于凸轮轴上的凸轮轴传动轮,所述正时传动带分别绕设于所述曲轴传动轮和所述凸轮轴传动轮上,还包括:
第一磁块,设置于所述曲轴传动轮或所述曲轴上;
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磁块的位置;
第二磁块,设置于所述凸轮轴传动轮或所述凸轮轴上;
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磁块的位置,根据所述曲轴传动轮相对于所述凸轮轴传动轮的相对位置,用于判断所述正时传动带是否出现跳齿故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正时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发动机正时系统,所述发动机正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设时间间隔T0范围内,获取第一传感器和第一磁块相对位置最近的时刻T1及第二传感器和第二磁块相对位置最近的时刻T2,其中预设时间间隔T0为第一传感器能够识别到第一磁块的时间,或第二传感器能够识别到第二磁块的时间;
获取时间间隔△t,其中△t=|T1-T2|;
比较时间间隔△t和预设跳齿时间T;
如果时间间隔△t大于等于预设跳齿时间T,发出正时传动带跳齿故障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5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